【导读】中国成都,2025年11月20日 – 在今日开幕的2025集成电路发展论坛(成渝)暨第三十一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ICCAD-Expo 2025)上,行业目光聚焦于一场技术革新。上海伴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两款划时代的AI智能体新产品——DVcrew与PDcrew。此举并非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直指公司核心使命:通过AI智能体重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作流,最终实现芯片自主设计的终极愿景。
芯片设计领域有一个公认的痛点:验证难。功能失效是流片失败的首要元凶,验证环节往往消耗最长的研发周期,其团队规模甚至是RTL设计团队的2到5倍。随着SoC集成数百个组件,其交互复杂性的指数级增长,使得确保每一个代码片段、每一次交互的正确性,如同大海捞针。
传统上,工程师们常说,发现最后一个Bug需要“99%的努力和1%的运气”。而DVcrew的目标,正是运用AI智能体将这1%的运气成分系统性地消除。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DVcrew并非单一工具,而是一个高度成熟的“AI验证专家团队”。它融合了AI智能体、RTL深度分析、规格说明解析、仿真轨迹挖掘与形式化验证等多项前沿技术。其核心能力在于:自动生成覆盖各种复杂场景的断言,并高效定位那些隐藏在代码深处的、难以复现的漏洞。通过引入DVcrew,芯片设计公司不仅有望大幅提升最终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更能在验证这一高成本环节实现显著的成本控制。
PDcrew:驾驭物理设计不确定性,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优化
当前端设计完成,芯片成功的接力棒就交到了物理设计团队手中。将网表转换为代工厂可接受的GDS版图,是整个流程中最具不确定性的环节,其质量高度依赖于网表质量和物理约束。
伴芯科技历时数年,自主研发了新一代适用于AI智能体框架的布局布线引擎。PDcrew 正是这一努力的结晶,它提供从网表到GDS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流程的自动化与确定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PDcrew为棘手的工程变更流程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设计师现在可以在尽量不触动已定型设计或掩膜的情况下,快速完成设计变更。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个自主流程智能体能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不知疲倦地对芯片的性能、功耗和面积进行持续优化,这是人类工程师团队难以比拟的持久战斗力。
核心技术基石:双知识库驱动的AI智能体
两款产品强大能力的背后,是伴芯科技独特的“AI智能体与双知识库”驱动架构。这被视作其重构EDA的关键贡献。

指导性知识库:由芯片设计与EDA领域专家的经验锤炼而成,它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了精准的任务指引和分析框架,确保了AI在专业领域内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客户专属知识库:允许客户将自身积累的、高度私密的技术经验和设计规范注入AI智能体的工作流程中。这不仅让工具更“懂”客户,更能帮助企业形成独特且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在这种“分析-验证-优化”的闭环迭代模式下,AI智能体能够有效规避“幻觉”问题,行动路径清晰明确,直至精准完成任务。DVcrew与PDcrew内部集成的多个AI智能体,正是在这套体系下高效协同,共同应对芯片设计的各项复杂挑战。

目前,伴芯科技的两款新产品均已成功在早期客户中部署,并收获了积极反馈。
黑芝麻智能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评价道:“我们坚信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为提升验证自动化与可靠性带来了重大机遇。伴芯科技使这一信念照进现实。他们的AI技术能自动分析我们的设计和测试平台,智能生成设计假设和检测器,将我们的验证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表现十分出色!”
同时,某美国头部芯片公司总监的反馈则聚焦于PDcrew带来的颠覆性体验:“伴芯科技的PDcrew向我们证明,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比传统方案更优的选择。其在物理设计上展现的能力远超我们以往的经验。其中一个‘意外之喜’是,它甚至在完成掩膜级的工程变更后,依然能严格满足我们的时序要求。我甚至开始相信,传统三大EDA公司的解决方案正面临真正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