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发布紧急声明称,一家荷兰半导体供应商已通知其可能无法保证关键汽车芯片的稳定供应。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日本拥有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三菱等多家全球知名车企。JAMA在官网发布的声明中明确指出,此次供应面临风险的芯片是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控制、车身稳定系统、安全气囊以及自动驾驶辅助等关键车载系统。一旦供应中断,预计将对协会成员企业的全球生产安排造成“严重影响”。

尽管声明未直接提及供应商名称,但结合近期国际动态与行业信息,多方分析认为,问题很可能涉及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这家总部位于荷兰、在全球分立器件与功率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IDM(整合器件制造)企业,近期因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的管控措施而陷入经营困难。相关干预已影响到该公司的正常运营,进而引发芯片交付的不确定性。
此前已有报道称,安世半导体已通知部分客户,因外部政策影响,其供应链稳定性难以保障。随后,德国大众集团公开证实,其高尔夫、途观等车型使用了安世提供的零部件,并计划于本周五暂停相关产线,预计下周恢复生产。
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芯片,特别是功率MOSFET、逻辑芯片和双极性晶体管等领域市场占有率很高。德国汽车管理中心专家Stefan Bratzel对此表示:“目前市场上几乎找不到能够立即替代的供应商。即便车企希望转向其他芯片厂商,也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重新设计、测试与认证流程。”
2020至2022年间,全球汽车行业曾因疫情、自然灾害及需求激增等因素遭遇严重“缺芯”,导致多家车企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如今,随着地缘政治因素成为新的供应链断裂诱因,行业形势再度趋于紧张。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在一周前已发出预警,称若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问题无法迅速解决,欧洲汽车制造业将面临“严重干扰”。随着日本JAMA此次跟进预警,该危机正由区域性风险升级为全球性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受安世半导体事件影响,部分市场已出现芯片“抢货”乃至“扫货”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