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术是二十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一。激光技术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就是各国争相发展的高科技技术。2012年即将过去,OFweek激光网评出2012年度全球激光行业“十大新闻”:(排名不计先后)
1、世界最大激光器遭遇“滑铁卢”
2010年10月6日,美国国家核军工管理局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宣布其建造的国家点火装置完成了其首次综合点火实验。在试验中,192束激光系统向首个低温靶室发射了1MJ激光能量。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即激光聚变装置)是与中国“神光”计划类似的工程,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研制。
该计划自1994年开工以来延期了很多次,它最终的目标是2010年实现聚变反应,并达到平衡点,即激光在聚变反应中产生的能量大于它们所消耗的能量。
该计划建造和运行花费超过35亿美元,容纳NIF装置的建筑物长215米,宽120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
点评:美国点火实验将开辟能源新天地,但受制于财政预算及并不理想的实验结果,最近已转向核武器的研究。
2、揭华工科技高管“三宗罪”
华工科技6月2日的一则公告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根据上述公告,华工科技接到4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调查对象分别为公司董事长马新强、董秘刘卫、独立董事骆晓鸣以及高管持股公司武汉新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金石投资)。
为了理清事件本身,记者日前与武汉当地接近华工科技的相关人士 (以下简称爆料人)进行了交流,爆料人称:华工科技董事长等人通过新金石投资贷款买入自家股票,为获取利益,董事长等人为华工科技量身定做了公司有史以来罕见的“10转10”分配预案,董事长还将此利好提前透露了出去。这期间,董秘通过自然人账户也予以秘密“跟仓”。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最终该“密谋”被知情人向证监会举报,遂引来立案调查。
影响:华工科技三高管涉及内幕交易,受此牵连正值旺年、47岁的马新强,在执掌华工科技7年后,只能无奈交出帅印。
3、因质疑治疗效果台名医停止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雷射(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在台湾非常普遍,但台湾最早引进这项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突然宣布,今后不再动这种手术。他表示,因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雷射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分析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
蔡瑞芳在台湾眼科医学界颇具份量,20年前担任林口长庚医院眼科主任期间,引进当时连美国也还没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准分子雷射层状角膜成型术” (LASIK),并完成近500例的人体临床试验。近年LASIK也成为近视矫正主流,台湾眼科连锁诊所纷起,近视矫正也成了如医学美容般的超夯行业。蔡瑞芳的宣布,引起台湾眼科医学界讨论,也冲击近视矫正医学的市场。
点评: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是至今被证实的治疗近视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也不是完美的手术,因人而异手术后遗症,并发症也会出现。应加强对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监管,医院严格筛选出不适合的患者。对于这项技术的详细评估,仍需观察。
4、武钢收购激光拼焊鼻祖 拥全球14个工厂
一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钢铁板材的激光焊接,“听命”德国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集团,今后,这个角色将变成武钢了。
9月28日,武钢独家收购蒂森克虏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团,签约仪式当日在中国武汉举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和蒂森钢铁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艾德文·艾希勒在协议上签字,双方高管代表见证了签字仪式。协议待报请双方监管机构和相应监管部门批准后,正式进行股权交割。
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集团总部设在德国杜伊斯堡,为世界财富500强,是激光拼焊板的发明制造商,主要从事激光拼焊板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行业地位举足轻重,占有全球激光拼焊产品市场份额的40%左右,2011-2012财年中销售额约为7亿欧元。旗下的14家工厂分布于德国、瑞典、美国、墨西哥、意大利、土耳其和中国。
影响:通过对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集团的收购,武钢借助其技术、管理、产品及品牌的优势,将快速完成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布局。
5、英国激光聚变设施将于2013年实现点火
英国原子武器研究机构(Atomic Weapons Establishment, AWE)正在规划Orion巨型钕玻璃激光系统研究项目,该项目将在明年英国奥尔德玛斯顿正式开展,2013年4月正式运作。
英国原子武器研究机构(Atomic Weapons Establishment, AWE)正在规划Orion巨型钕玻璃激光系统研究项目,该项目将在明年英国奥尔德玛斯顿正式开展,2013年4月正式运作。
AWE当前目标是2013年3月进行演示实验。同时,机构正部署用以监测靶丸X射线、粒子和光排放的各种诊断程序。
影响:Orion巨型钕玻璃激光系统研究项目将通过多种配置生成极端物理条件,同时还能对所生成的条件以及等离子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诊断。
6、台湾以3D列印为基础打造激光光谷
工研院(ITRI)结合先进设备、材料、应用等产学研30余家厂商,于日前在六甲院区举行「激光积层制造产业群聚」大会,以工研院激光技术为平台,宣誓跨进3D列印产业,会中并有世界唯二以激光积层列印出的小提琴现场演奏,和以3D金属列印成医材、模具、文创应用及周边厂商十余家一起展出,国内3D列印市场蓄势待发。
工研院南分院执行长徐绍中表示,积层制造技术被预测为新一波的制造革命。南分院已引进国内第一台金属材料雷射积层制造设备,以制程技术和应用,连结相关厂商共同来推动3D列印的应用和发展关键技术,未来更朝向针对先进材料的积层制造技术来发展。3D列印在全球不景气中市场逆势快速成长,这个巨大的影响,台湾产业不能忽视,值得国内厂商共同来投入。
点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将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引发了世人对3D打印的关注。台湾将于激光积层制造产业为中心,进军3D打印领域。
7、俄罗斯将建造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激光装置
据俄罗斯媒体10日报道,俄将建造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激光装置,地点可能选在下诺夫哥罗德州的萨罗夫科技园附近。
据伊利卡耶夫介绍,俄激光装置将有360米长、10层楼高,设计功率为2.8兆焦,而美法此类装置的功率约为2兆焦。这一庞然大物建造时间为10年,估计需要投入45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
他说:“国家领导人决定建造一个军民两用激光装置。在军事方面,它将用来进行高能物理和稠密热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为制造热核武器奠定基础。在民用方面,它将用来进行激光受控热核反应。现在世界上很多物理学家提出,这或许有助于制造未来的新能源。”
点评:激光技术作为二十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一,在科研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争相在最强激光上角力。
8、斥资1.4亿中国建全球首个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器
对原子、分子的探测是物理化学研究的基础,但由于现有仪器设备的限制,大多数分子和自由基难以被单光子电离,使很多研究无法深入,成为困扰科研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一项旨在解决该难题的实验装置即将在我国建设。3月12日,总预算达1.4亿元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在大连正式启动。它将成为国际上唯一一套工作在50~150纳米区间且波长可调的全相干高亮度的自由电子激光器。
项目总负责人、中科院院士杨学明表示,该装置的研制将极大提升我国在能源等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实验水平,并极有希望成为国际上相关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基地。
影响: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研制一套基于HGHG模式的波长可调谐的极紫外相干光源以及利用这一性能优越的光源的实验装置。这也将成为世界上独特的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的实验平台。
9、NASA投资2.3亿进行星地激光通信实验
NASA与劳拉公司太空系统分部签署了一份不寻常的寄宿有效载荷合同,NASA将投资2.3亿美元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美国境内的NASA地面终端之间进行激光光学通信实验。
目前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正在建造一个重175千克的激光通信中继终端(LCRD),该终端将搭载在商业通信卫星上,预计2016年升空。
LCRD终端能实现在卫星和NASA研制的地面终端(将部署在美国西部)之间实施高速率通信。NASA表示尝试将LCRD地面站设在夏威夷和加州南部,利用NASA“月球大气和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任务已经做好的准备工作。LADEE有效载荷将测试月球轨道与地球之间的激光链路。LADEE激光终端正由麻省理工的林肯实验室建造。
点评:激光通讯作为一种先进的通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相比于美国较小的投资,利用激光终端进行卫星通信在欧洲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0、欧盟投资1.8亿建巨型激光器
近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1.8亿欧元拨款方案,以支持正在罗马尼亚建设的巨型激光器项目。
作为欧盟"极光基础设施"(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 ELI)项目的一部分,这一计划旨在刺激东欧地区的科学研究与发展。罗马尼亚即将建设一个研究基地,计划通过一个高功率激光器来对接一个高能分子加速器,来推动基于激光的核物理技术的发展。
"激光基础设施"--核物理项目将以罗马尼亚首都Bucharest南部的Magurele为基地,按计划将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作。欧盟委员会的拨款覆盖了第一阶段(2011- 2015年)的项目,然而,整个项目的总投资预计会达到3.56亿欧元。
影响:罗马尼亚激光研究基地仅是欧盟巨型激光器项目之一,它将致力于核物理与天体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同时也推进材料科学与医疗的研究。研究团队也会着眼于寻找新方法来处理放射性废料。
预知更多详情及图片,请见:http://laser.ofweek.com/2012-12/ART-240002-8500-28656788.html
更多OFweek原创内容,请上OFweek网站阅读,媒体转载请标注原创来源。欲安排访问或了解更多关于本新闻稿的细节,请联络市场部,电话:0755-83279017-838 QQ: 1825939867
或电邮:zhangxiaofang@netwaymedia.com
关于OFweek
OFweek 是中国高科技行业综合门户网站,目前拥有行业会员50 万余名,及时报道行业大事,深入行业热点事件,举办各类线下、线上高科技行业产业活动,发布各类行业研究报告。
OFweek 行业网站涵盖LED (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光通讯、激光、光学、光电显示、电子工程、工控、智能电网、仪器仪表、节能、环保、风电、电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力、通信、物联网等高科技领域,每个领域网站独立运营,并已发展成为本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网站。
OFweek每天为高科技行业用户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原创文章和图片信息,更新及时迅速, 已成为中国高科技行业领域最具深度及影响力的门户网站和领先的在线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