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
本文从安规距离基本定义入手,解析了IEC60950、GB4943-2011标准中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查询方法并描述了工作电压测试规范,最后针对实测电压波形图进行了分析与计算。从理论解析到实例分析,一步到位让你轻松了解开关电源的安规间距。
2017-05-12
安规距离 开关电源 电路
-
可控制多外设的SPI/I²C总线
本应用笔记对两种模拟IC中常用的串行、数字接口(SPI™或3线、I²C或2线)进行了比较,每种接口在不同的设计中都表现出其优点和缺点,具体取决于数据速率、可提供的设计空间以及噪声环境等。本应用笔记给出了两种接口的区别,并举例详细说明了这些观点。
2017-05-12
SPI 数据速率 I²C总线 串行 接口
-
优化DS2715电池充电器的负载切换功能
智能充电器IC集成了电池负载开关功能,非常适合于低成本应用。充电电源移除后,DS2715电池充电器IC对电池负载进行智能检测,无缝地向所连接的负载保持供电。本应用笔记详细描述了几个优化DS2715性能的应用电路。具体来说,文中给出了一个DS2715连接到非连续负载的应用电路,以及一个由电池直接为负...
2017-05-11
电池充电器IC 电池负载开关 DS2715
-
5通道(3路+V和2路-V)热插拔参考设计
本文介绍5通道热插拔电路,它可以同时处理顺序接通的正负输入电压。其独特的配置支持两路没有断路器保护的负压通道,以及由一个MAX5927A正电压热插拔控制器控制的3路正电源通道。提供的测试数据表明,电路满足5路电源所要求的负载供电和上电排序要求。
2017-05-11
5通道(3路+V和2路-V)热插拔参考设计
-
最新 MEMS 惯性模块如何帮助克服应用开发挑战
基于 MEMS 的惯性测量装置 (IMU) 可定义为系统级封装。 它包括加速计机械感测元件、陀螺仪机械感测元件以及电子电路(“大脑”),以便将加速度和角速度转换为可读格式。 MEMS IMU 的开发已达数十年,并且已经应用在特定利基市场。 但是,只有 MEMS 技术成熟到能够实现低成本、小规格设备的程度,这些...
2017-05-10
MEMS 惯性测量装置 (IMU) 陀螺仪机械感测元件
-
设计面向工业物联网的低功耗边缘层节点
工业物联网 (IIoT) 应用架构使用大量的联网传感器和执行器来监视和控制工业过程。在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中,这些智能连接元素的集合被称为边缘层,典型的边缘层节点位于或接近它所服务的机器。
2017-05-10
工业物联网 低功耗 边缘层 传感器 执行器
-
TTI亚太区总裁陈鸿权: 工业和汽车市场将引领中国电子行业的增长
近日,CEDA专访TTI亚太区总裁陈鸿权(Anthony Chan), 陈总从事电子行业30多年,在多家跨国公司任职如Siliconix, Sprague, Vishay和TTI,对于各类国际制造商的被动元件,半导体,连接器和机电组件产品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供应商关系,TTI亚太区团队在销售额上不断增长和持续盈利都证明了陈总有效的领导力...
2017-05-09
TTI 电子行业 CEDA领袖专访
-
看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如何满足业界对更高可靠性的需求?
如果希望锂离子电池长时间可靠运行,就需要相当小心。这类电池不能在其充电状态 (SOC) 范围的极端点上运行。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量增加,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会减小,而且各节电池容量之间会出现差异,因此对系统中的每节电池都必须加以管理,以保持这些电池处于所限定的 SOC 范围之内。
2017-05-09
无线bms SOC 电池监视 混合动力/电动型汽车
-
MR-16 LED驱动器和用于脉冲LED冷却器供电的5V辅助电源
本应用笔记提供了一个4S1P MR-16 LED驱动器的参考设计,该驱动器可以为每串4只白光LED (WLED)提供750mA电流。电路工作于24V电源,采用MAX16820滞回型LED驱动器。方案还包含一路利用MAX5033开关电源构成的24V至5V转换器,可提供150mA电流,用于Nuventix®脉冲LED冷却器的供电。
2017-05-09
MR-16 MAX16820 白光LED 滞回
- 安森美与舍弗勒强强联手,EliteSiC技术驱动新一代PHEV平台
- 安森美与英伟达强强联手,800V直流方案赋能AI数据中心能效升级
- 贸泽电子自动化资源中心上线:工程师必备技术宝库
- 隔离变压器全球竞争图谱:从安全隔离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卢国建:用“芯片+AI+数据”重新定义健康管理
- TAPP无线井下压力监测系统:油气井生产的“隐形数据眼”
- AFE7955:直接射频采样时代的多通道收发器,重构高性能系统设计
- LMQ644A2QEVM评估板:汽车与工业场景的高效电源解决方案
- 德州仪器DACx3004W:智能数模转换的“多面手”,撑起精准控制的“神经中枢”
- 干簧技术:绿色能源背后的“隐形支撑者”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