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设备的防雷技术
阐述了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信息设备的危害。以计算及实例说明LEMP的危害与雷击点的距离成反比。雷击概Ⅳ与雷击点高度h的平方成正比。Ⅳ 越高,LEMP的危害就越大。LEMP是信息防雷的重点,应采取屏蔽接地技术。有效防止LEMP的入侵,完善信息防雷保护,提高抗LEMP的能力。
2010-10-27
雷击电磁脉冲 常规防雷信息防雷 雷击概率 直击雷保护 电子信息系统屏蔽接地技术
-
广电总局:三网融合应尽快细化城市网络互联和技术共享
2010年10月25日消息,针对正在进行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要求,应尽快细化试点城市间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共享技术方案。
2010-10-27
三网融合 细化 网络互联 技术共享
-
Premier Farnell亚太区正式更名为element14
派睿电子的母公司Premier Farnell集团昨天宣布在亚洲启用element14这一新品牌,并相应增加电子设计产品库存,实现为整个亚太地区提供翌日到货服务,并扩大原有服务范围。在进行广泛客户调研的基础上,element14实现了电子商务与社区网站的独特融合,开创了亚太区电子元器件销售的新时代。element14...
2010-10-27
Premier Farnell 更名 element14 增加库存 社区
-
CRYDOM推出DIN导轨安装式交流与直流固态继电器用于运动控制
CRYDOM 宣布推出 SeriesOne DR 系列 DIN 导轨安装式交流与直流输出固态继电器,Crydom 在新的 SeriesOne DR 产品系列中所采用的专有热管理技术使紧凑型 11 和 18mm 宽 DIN 导轨安装式固态继电器中具有 6 和 12 安培单通道以及 6安培双通道额定输出。
2010-10-27
继电器 交流 直流 DIN导轨安装式
-
关注领先技术,商络电子打造被动元件分销优势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作为原厂和电子制造商之间不可或缺的枢纽,在供应链中起到延长和连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把原厂的服务和产品传递给客户,另一方面将整机厂商的实际需求带给原厂,使得供应和需求两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系统展现江苏商络电子被动元件分销优势,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支持力量和广泛产品线帮助...
2010-10-27
江苏商络 贾玉龙 技术 被动元件 分销优势
-
COBY转战3D战场
带着之前业界盛传的40美金平板电脑的疑问,笔者来到了COBY集团在秋季香港电子展的展位现场。COBY展位门庭若市,人潮不断。
2010-10-26
电子展
-
中国电子产业二十五年大事记(1985-2010)
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电子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包括自己制定的移动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程控软交换机、路由器、PC、手机、LCD-TV等。25年来中国电子工业的成长发展之路如何? 1985: 中兴通讯成立 2月,中兴通讯前身--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6月,长城电脑推出...
2010-10-26
电子展
-
LED互联解决方案
随着众多国家政府积极推动LED照明的开发与实现,LED元件和引擎成了电子行业的一大增长领域,预计今后5年内市场增长率CAGR将达到20%。像FCI这样的互联企业会紧跟这些发展趋势以便确定如何扩大或加强其产品线,进而支持未来的LED技术,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0-10-26
LED 互联技术 热耗散 插接式
-
美国莱斯大学开发出一种模拟石墨烯晶体管
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模拟石墨烯晶体管,不只具备像是p或n型硅晶体管的放大功能,也发现石墨烯在一种特殊的倍频 (frequency-multiplication)模式下,可具备双极(ambipolar)特性。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并示范了这种三模 (triple-mode)的石墨烯晶体管,能如何用以打造...
2010-10-26
模拟石墨烯晶体管 双极特性 倍频模式
- 全数会2025工业制造论坛:重磅嘉宾齐聚深圳共话工业制造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 贸泽电子2025二季度新品潮:15,000+物料助力设计升级
- 罗姆与猎芯网达成战略合作,中文技术论坛同步上线
- 工程师亲述:国产BLDC驱动器替代的“踩坑”实录与破局指南
- 全球工程师福音:贸泽电子TI产品库4.5万种可立即发货
- 意法半导体1600V IGBT新品发布:精准适配大功率节能家电需求
- 艾迈斯欧司朗斩获OPPO 2025“最佳交付奖”:十年合作再攀供应链新高度
- 高频与低频电感技术全景解析:从原理到选型,成本与应用深度剖析
- 高频噪声克星:磁珠电感核心技术解析与全球产业格局
- 线绕电感技术全景:从电磁原理到成本革命
- 安谋科技CEO陈锋:立足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赋能AI计算“芯”时代
- 新思科技:通过EDA和IP助力中国RISC-V发展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