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测试测量 > 正文

对话宇阳科技廖杰,探求元件替代降成本

发布时间:2009-12-15 来源:电子元件技术网

宇阳科技总经理廖杰要点提示:

  • 关于元器件替代选型降成本的讨论
  • 许多工程师认为被动元件替代也不值得
  • 宇阳科技总经理廖杰分享技术创新降成本心得
经验总结:
  • 替代是趋势,从大公司开始
  • 国内供应商少,滞后替代进步
  • 重技术支持,降成本空间30%
  • 本土MLCC制造商有性价比优势


电子元件技术网展开一场关于元器件替代选型降成本的讨论。部分工程师朋友对于这些在整机系统中不起眼的元件,认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替代也不值得。带着网友的问题,电子元件技术网分析师专访宇阳科技总经理廖杰,深入讨论元件替代和技术创新降成本问题。(替代选型讨论:技术降成本专区

宇阳科技是中国最大的MLCC制造商之一,2009年电子元器件百强第36名。这个名次较2008年的第47名前进了11名,成为2009年元件百强名次进步幅度最大的17家企业之一。2008年底金融风暴,宇阳科技继续满负荷生产并将销售的重点从国外市场立刻转为国内市场,大力开拓国内客户以保证订单的数量. 通过创新服务本地市场,特别是帮助本地整机制造商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宇阳科技的产品在2009年上半年的销量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用廖杰的话来说,宇阳的成功是“市场引领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让宇阳获得了成功”。宇阳科技自2001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微型MLCC的研发与生产, 特别是对0402/0201微型MLCC的研发力度。目前年产能已超过700亿片,80%是 0402MLCC产品,满足了3G手机、上网本等对于0402及0201超微型MLCC的需求。

廖杰分享了宇阳科技与整机制造商成功合作的体会,从4个方面阐述替代和选型的机会和挑战。他指出,技术创新能帮助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技术的方式进行替代可以寻求多达30%的降成本空间。

廖杰经验4则:

  • 替代是趋势,从大公司开始
  • 国内供应商少,滞后替代进步
  • 重技术支持,降成本空间30%
  • 本土MLCC制造商有性价比优势

首先来看看网友的观点:

网友sailinger:原材料的成本与质量是有很大关系的,采购的工作要做好原材料的成本分析,而不是买最便宜的,而是要找出其质量和成本的平衡点。适合的才是重要的。坦白讲,这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网友邂逅:唉,我以为是从功能实现上入手优化电路结构,原来就只是0402替代0603,国产替代进口,真是跌破眼镜!这样大张旗鼓有必要吗?小心把人家产品搞砸了!

总结一下,网友的观点基本有以下几种:

  • 做替代很复杂,不容易,要花很多时间
  • 国产被动元件性能不可靠,替代是在冒险
  • 被动元件本身成本占整机系统的成本很低,省不了多少成本

廖杰经验一:替代是趋势,从大公司开始

这里的替代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国产替代国外产品,一个是新产品替代老产品。国内整机厂商的技术研发大多局限于线路设计,对元器件了解不多,所以整机厂工程师对这两个方面都不敢轻易尝试。廖杰认为,一般小的公司不敢尝试是正常的,因为就MLCC的替代而言,整机厂需要测试,需要购买测试设备,属于额外的支出,而且他们可替代的量不大,成本效益不明显;但是替代是趋势,大公司,有实力的公司一定会首先尝试,因为他们有测试的实力和人才,而且可替换量大,所以替代首先从大公司开始。康佳、创维、长虹、同洲等品牌的家电产品中均有用到宇阳的MLCC。

电子元件网的分析师认为,虽然过程繁琐,长远考虑,有效的替代也是所有整机制造商降低成本的必经之路。廖杰分享的是行业里的一个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

  • 整机制造商的设计人员对元器件产品性能了解不够
  • 整机制造商对国内元器件产品质量的顾虑
其实目前国内不少领先的元器件供应商特别注重研发投入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各位整机制造商的工程师可以放心选择行业里有口碑的国内供应商。电子元件技术网有知识库和技术中心,方便各位整机制造商的工程师了解元器件的知识和性能。

廖杰经验二:国内供应商少,滞后替代进步

对于整机厂来讲,元器件的替代也是创新的出路之一。以MLCC为例,迫于创新的压力,手机厂商已经完成了0603到0402的过渡,但是液晶电视和机顶盒的设计还停留在0603,特别是机顶盒,0402替代0603比较滞后。原因有两个,一个情况是整机厂对元件不了解,整机0603的替代焦点更多放在了对尺寸要求严格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消费类电子设备上,而忽略了液晶电视,机顶盒等台式消费类电子设备。另外一个原因是和元器件厂商的推动力度有关系。

整机厂的0402替代0603这个动作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而元件厂商由0603过渡到0402却需要很多的技术积累,资金投入。现在国内很多MLCC厂商的产品仍然是以0603为主,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力挺0402替代0603,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国内元件厂商阻碍了整机产品的升级。

电子元件技术网分析师认为,随着整机产品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变,和便携式产品小型化的趋势,会带来对电子元器件从数量上和种类上巨大的需求。设计工程师会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含量有深入的认识,特别是材料和工艺方面。元器件的产品替代也会带来对整机产品的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廖杰经验三:重技术支持,降成本空间30%

廖杰认为,整机制造商在产品的研发初期可以多接触一些元器件供应商,有效地降低成本。元器件供应商也可以主动出击,去找整机厂商合作,在研发前期就介入产品的设计。例如,宇阳科技帮助某机顶盒公司用0402替代0603设计之后焊板面积缩小了近20%,外观设计更加紧凑灵活,电路总成本降低30%,并且提升了产能。同时替代理念的推广应该是从上而下的,整机厂老板首先要认可,工程师才可能动起来。

以MLCC为例,0402替代0603不单单是PCB板的缩小,还有0402的成本更低,交货期更短(产量大了)。这几个要素对于整机厂商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的市场供求瞬息万变,整机制造商需要根据市场灵活调整产量,他们希望尽量缩短供货周期,减少元器件库存。廖杰介绍道,目前宇阳通用型MLCC的供货周期是一周,新产品或者专用产品也可以保证一个月内供货,以帮助制造商赢得市场。

廖杰经验四:本土MLCC制造商有性价比优势

有网友说,国外大厂的产品价格也在下降,国内厂商的价格优势在弱化。

虽然近几年国际大厂纷纷来华设厂,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运营管理方面的费用支出依然是庞大的。廖杰认为,国内的元器件在技术和产能上也正在追赶国外大厂,因此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国内厂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性价比,同时国内厂商的本地化优势让他们供货与提供支持服务更灵活,这也是关键。廖杰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