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受到各界的关注,但是普及消费电子领域仍未实现。人们或许会关注某个旗舰手机,但却很容易忽视其是否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市场上有些场所已经开始支持无线充电服务,或者开始布局生产无线充电的产品,但离普及还有一段距离。
在19 世纪 90 年代,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特斯拉线圈”,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电力,开启了无线式电力传播的时代。而在 100 年后,无线充电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实际上是电动牙刷,这是令人相当沮丧的。
虽然无线充电技术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但至今仍未真正在消费电子领域普及。人们或许会关注三星、HTC 的某款旗舰手机,但从不在意它们还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而即便某些星巴克已经提供免费无线充电服务、宜家开始布局无线充电家具,但似乎离人们的生活依然有一段距离。那么,无线充电技术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未来又将如何呢?
目前的技术核心:短距离感应耦合

图1
这项技术的一大缺陷在于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很多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需要较为精确地摆放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才能正常充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对其不感冒的原因之一。
未来标准:远程感应耦合

图2
[page]
消费领域的主流无线充电标准

图3
从市场规模上,Qi 无疑是目前最为普及的,成员包括微软、松下、三星、索尼、东芝等等,宜家近日也宣布将推出该标准的家具产品。值得关注的是,Qi 的最新标准可实现 7 至 45 毫米的无线充电距离,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图4
显然,标准不统一是目前无线充电技术难以进一步普及的重要原因,毕竟大部分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牌、性能和平台,无线充电标准不会成为决定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不过,高通高级副总裁表示,支持双模无线充电标准并不困难,同时也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而在未来,整个行业希望看到类似 Wi-Fi 那样拥有超远传输距离、稳定性更好的无线充电技术,但仍面临一些技术障碍以及通信信道的监管问题。所以,无线充电在短时间内仍是消费电子领域的配角,发展壮大尚需时日。
相关阅读:
无线充电各种原理和方案的比较
无线充电你真的懂吗?标准是什么?应用如何?
2015无线充电芯片商进展大比拼,千万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