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福利!TL494芯片的基础入门
TL494以其在PC机对的ATX半桥电源中的应用被市场广为推崇。TL494作为双端PWM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双端拓扑中,尤其是半桥和推挽电路的应用居多。由于TL494的单输出端口、低工作频率的特性,需要配合功率双极性晶体管使用,如果配合功率MOSFET则需外加电路。目前,TL494已经作为工业标准芯片被大批量生产。
2014-10-13
TL494
-
LED中单个TL431恒流/限流方案及改进
TL431以其在抗阻上的特点代替二极管作为一种精密稳压源。TL431由于在抗阻上的特点,TL431在各类电路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LED驱动电路中,TL431发挥了对电路进行限流和恒流的作用。本文中主要讲解分析了单个TL431在LED驱动电路中的恒流/限流方案及改进。
2014-10-13
电源管理IC TL431 LED
-
福利到!对比分析5大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如何判断电流或者电压波形的好坏,通常会采用比较平均值、幅值、有效值、一次谐波等参量的方式。其中平均值和幅值的比较最直观。电压或电流的幅值与其平均值之比表示为脉动系数S;或者将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与其平均值之比表示为波形系数K。本文列出了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2014-10-13
电源管理 开关电源
-
LED调光驱动的设计及拓扑的对比分析
随着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传统照明逐渐被节能环保的LED芯片所取代。目前,LED照明灯以其渗透力及前瞻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传统灯具中,尤以MR16卤素灯被广泛应用于聚光灯及洗墙灯等领域,由此也成为LED取代灯的关键之一。然而,MR16尺寸较小,需要与调光器和变压器配合使用,这给LED驱动电源...
2014-10-13
LED驱动 拓扑
-
提高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紫外LED效率的技术探讨
基于ZnO纳米线的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紫外LED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可以结合聚合物的高柔性和无机纳米结构的高化学及结构稳定性,而且相对于薄膜组成的器件来说还可以提供更高的光取出效率。
2014-10-13
LED 有机/无机复合结构
-
基于SPWM控制技术的全数字单相变频器的设计
AC/DC/AC变频器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输出部分的变压、变频,在多种逆变控制技术中,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应用的最为广泛。应用DSP作为控制芯片,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实现数字化控制,使系统的硬件简单化、控制精度提高、软件编程容易、实时性强,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中提出了基于TMS320LF2407A芯...
2014-10-13
AD/DC 电源管理 变频器
-
串行全双工通信接口SPI功能模块的设计
SPI英文全称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串行外围接口是具有通信可靠、速度快、电路简单等特点的三线同步串行全双工通信接口。SPI接口在EEPROM存储器、LCD模块、数据输入输出设备、FLASH等器件中广泛应用。目前的单片机都将SPI接口控制器集成于于内部,更有利于软件的运行,操作更加方便。
2014-10-12
SPI
-
利用CPLD数字逻辑和FPGA实现ADC
用CPLD和FPGA在印制电路上将功能元件和存储器、处理器粘合以其实现数字设计是工程师的强项。除了这项功能,CPLD和FPGA能够使用简单的电阻电容电路、CPLD或者FPGA数字逻辑单元、LVDS输入来实现共模功能,构建数模转换器。ADC在与数字逻辑连接时作为模拟功能块存在。本文中详细解析了利用FPGA和CPLD数...
2014-10-12
FPGA CPLD ADC
-
基于ARM的11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大盘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即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职责是对软硬件资源的分配和任务调度,以及协调并控制并发活动。嵌入式操作系统各有其所在系统的特征体现,通过装卸模块来达到系统所需的功能。嵌入式系统共有硬件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4层。
2014-10-12
嵌入式操作系统
- 安森美与舍弗勒强强联手,EliteSiC技术驱动新一代PHEV平台
- 安森美与英伟达强强联手,800V直流方案赋能AI数据中心能效升级
- 贸泽电子自动化资源中心上线:工程师必备技术宝库
- 隔离变压器全球竞争图谱:从安全隔离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卢国建:用“芯片+AI+数据”重新定义健康管理
- Nordic nRF5 SDK与Softdevice深度解析:开发BLE应用的底层逻辑与避坑指南
- VW-102A振弦读数仪接线误区揭秘:错接不会烧传感器,但这些风险更致命
- 氮化镓电源IC U8726AHE:用Boost技术破解宽电压供电难题
- 塑封工艺:微电子封装的“保护铠甲”与“成型魔术师”
- KiCad胶水层揭秘:SMT红胶工艺的“隐形固定师”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