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厂相继推出新款智慧型手机抢市
- iPhone 4现身品牌大厂全力应战
- 台厂供应链宜积极布局智慧手机
- 2010年全球品牌手机出货量可望达13.29亿支
- 2011年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更挑战4亿支关卡
受到新兴市场换机潮与新用户的加入,以及成熟欧美市场新规格、新应用的持续推出等因素激励,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2010年全球品牌手机出货量可望达13.29亿支,较2009年成长11.7%,2010下半年出货表现将优于上半年,通讯产业研究中心谢雨珊副理分析,在智慧型手机快速低价化、iPhone 4上市之下,促使品牌厂相继推出新款智慧型手机抢市,预估2010年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为2.51亿支,年成长率达37.9%,连续三年以超过30%以上高成长率攻占市场,2011年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更挑战4亿支关卡,渗透率将从2010年的18.9%,攀升至2011年的27.6%,届时每四款手机中即有一款是智慧型手机。

iPhone 4在规格上力求创新,Apple Store营收耀眼,点燃智慧型手机应用平台战火,在新产品的助力下,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2010年全球iPhone出货量将上看4,000万支。面对Apple的来势汹汹,同时为2010下半年手机出货旺季预作准备,谢雨珊认为,2010年下半年各品牌大厂对智慧型手机的策略布局将更为积极,主轴在于(1)增加智慧型手机出货比重;(2)扩充价格带和采用多样化的作业系统策略;(3)加强调软体商店的应用,手机内的软体服务才是提升消费者黏着度的最佳武器。举例来说,Nokia采取区分各价格带的智慧型手机策略,以Symbian平台手机与Ovi软体市集为基础,巩固市占率龙头宝座;Samsung则祭出多样化作业系统的机海策略紧追在后,今年六月甫启动Samsung Apps计画,期透过软体商店增加营收。
台厂供应链宜积极布局智慧手机
在Entry-Level Smartphone成为新焦点后,品牌手机大厂从晶片到整机制造,延伸到品牌,再到系统、软体的手机垂直策略变得更为完整。谢雨珊认为,由于中低阶手机硬体毛利逐渐被侵蚀,手机大厂为降低手机制造成本,将有助于提升对台厂零组件供货比重,包括石英元件、手机按键、电声元件、机壳与表面处理、印刷电路板、面板、充电器等,以强化供应链管理效率,朝集中化采购方向发展。
然而对手机制造业而言,台湾代工厂仍面临整体出货量衰退的窘境,主因在于受到Motorola和Sony Ericsson释单减少的冲击,加上智慧型手机代工的既有门槛已高,虽然有来自韩系厂商LG的订单加持,但华宝、华冠等厂商在2010上半年接单状况不如预期,预估2010下半年仍难达成原订的成长目标。拓墣表示,台湾代工厂在智慧型手机布局上着墨过少,以及对Motorola和Sony Ericsson释单依赖度过高是造成台湾手机整体出货量衰退的原因。拓墣建议,台湾厂商应积极切入智慧型手机市场,不仅提高毛利率,并大幅扩大订单来源,以量少质精的态度重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