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度中国电子制造商采购行为调查完成
- 调查活动获得六项重大发现
- 帮助供应商改善服务、产品、技术和营销策略
- 对供应商选择和评估有指导意义
电子元件技术网联手中国电子展组委会再次完成2010年度中国电子制造商采购行为调查。这次调查是中国电子展的重要活动,由电子元件技术网全程策划实施,充分利用网上互动平台完成了这次调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学会等领导单位给予这次调查大力支持。
“2010年中国电子制造商采购行为调查动的重要价值在于研究电子元器件供应和需求方式,以及采购习惯的趋势”电子元件技术网CEO刘杰博士指出。特别是研究后经济危机时代对中国电子制造商采购行为的影响和行业变化趋势,对电子制造业有时代意义。
这次调查对象是电子制造商的设计工程师、采购师、研发和采购经理,以及供应链和企业高管。他们通过专业问卷,给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的服务项目评估打分,来反映整机制造商采购的行为和喜好,以及对供应商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可以帮助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改善服务、产品、技术和营销策略,根据调查得分还产生了2010年中国市场电子元器件领军厂商。
这项历时两个多月的行业大型调查活动,活动六项重大发现,对供应商选择和评估有指导意义。
1、调查发现,评估供应商最看重的要素中,质量因素当仁不让的成为工程师最为看重的。因为品质是不可谈的,是供应商合作的最基本要求。因此,电子元件网分析师认为供货能力/交期、产品性价比和品牌知名度是研发工程师和采购师评估供应商的三项首选要素。传统观点中,性价比仅包括性能和价格,而这次调查发现,品牌是性价比的组成部分。俗话说,牌子就是与价格联系在一起的。
2、调查还发现,在2010年整体电子元器件市场缺货的大环境下,需求与供应之间的脱节,持续稳定的供货能力和交货期成为采购工程师最为关心的要素。
3、电子元件网分析师还发现“好供应商”要具备持续降低成本能力、能加快产品上市和供货可靠。持续降本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发阶段,供应商能提供新的市场商机、提供技术支持新产品研发、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另一方面在采购环节,除了产品成本的稳步下降外,稳定可靠的供货和及时交付,缩短采购周期,减少采购成本也是降本能力的重要体现。
此外,在与2009年调查结果比较后,还得出很多有意义发现
4、参与调查的小公司数量增加,而他们的电子元器件采购金额提高。说明经济危机后恢复性增长,技术公司发展和设计活动增加,同时推动小公司营业规模发展。
5、采购70%进口元器件的公司数量从32%增加到44%。说明全球的元器件供应商更加积极服务中国市场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促进,这也是后经济危机时代的中国聚合效应。
6、从原厂采购需求降低1/3,相应从需求转移向分销商。说明09~10年元器件缺货时,供应链自我调节表现。
“2010年中国电子制造商采购行为调查通过www.cntronics.com网上互动平台,引入专业化调查方法,配合网上讨论和分享,扩大网友覆盖面和参与度,使得中国电子展领军厂商评选活动更专业、权威、更真实反映行业需求。”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公司(中国电子展组办方)董事长陈雯海说。
此次调查更多精彩发现将于11月3日下午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峰会上发布,届时整机制造商研发和采购经理,公司管理、政府、协会、高级行业分析师、元器件供应商代表将聚在一起,分析电子整机制造商对电子元器件供应的特别要求、区域采购需求、Internet 服务,获得更多与同行交流机会。电子元件技术网将隆重出版2010中国制造商采购行为调查报告与中国市场电子元器件领军厂商文集(电子版eBook),并举办获奖领军厂商网上互动活动,展示“领军厂商”技术、专利、应用和市场地位,组织网友和客户互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