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低压双电层晶体管研究获得进展
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s,TFTs)是一类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在平板显示、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最近几年,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由于其具有低温成膜、高电子迁移率、可见光透明等优点,在薄膜晶体管领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常规SiO2栅介质电容耦合较弱,当前薄膜晶体管的典型...
2010-11-25
薄膜晶体管 半导体器件 阶段性 突破
-
PCB产业年底掀百亿筹资热潮
看好景气持续复苏及台股可期,印刷电路板产业链年底掀起筹资热潮,规模近100亿元(新台币,下同),尤以软性印刷电路板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背光电视相关厂商最积极。
2010-11-24
PCB 筹资 台郡
-
把脉中国医疗电子市场
医疗电子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目前也是很火的汽车电子、无线通信等领域,而中国医疗电子市场占全球的比例也是逐年增长,2006年只占到4%,但2013年可达到9%的比例。中国医疗市场的繁荣,与中国政府的大力投入相关。2009年中国政府共拿出8500亿元投入到医改中,这其中将有约32亿美金最后会直接投入...
2010-11-24
医疗电子 病人监护仪 电子市场 iSuppli
-
RCWPM Jumper:Vishay推出零阻值贴片电阻适用于军工等恶劣环境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推出通过DSCC检验的新款零阻值贴片电阻 --- RCWPM Jumper,该电阻通过了MIL-PRF-32159的RCZ型认证。对于军工、航空、航天、医疗及其他在恶劣环境中的应用,RCWPM Jumper提供了确定的可靠性和军品级的失效率...
2010-11-24
RCWPM Jumper Vishay 零阻值贴片电阻 RCZ认证
-
电磁兼容技术及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电磁兼容相关的各项技术,通过对接地、屏蔽、滤波等技术的分析,说明产品如何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如何将电磁兼容技术融入产品研发流程。对实例分析,结合电磁兼容理论,说明实际测试中的处理方法,从干扰源、耦合路径、敏感源方面逐步分析验证,提高产品可靠性...
2010-11-24
电磁兼容 接地 屏蔽 滤波
-
钽电容巨头KEMET盛装出席第十二届高交会
2010年上季度开始,受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需求的推动,钽电容一直处于交货期延长和涨价的境况,因此很多电子制造商非常关注钽电容未来的价格走势和发展。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深圳高交会上,全球知名的钽电容生产商KEMET公司盛装出席,全面展示了KEMET全系列的电容产品线,包括钽电容、MLCC、有机聚合...
2010-11-23
钽电容 KEMET MLCC产品 铝电解电容
-
EMC静电放电测试与预防
本文先引用EMC标准IEC61000-4-2中静电放电测试标准中的测试要求,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再介绍常见的产品标准中对电子产品的静电放电要求主要讲的是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影响,以及一些基本的静电放电抗扰度的预防措施...
2010-11-22
电磁兼容 静电放电 抗扰性 被测样品
-
被动元件发展热度持续 传感器和电容技术先行
2010年11月17日,与高交会电子展同期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被动元件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PCF2010)在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隆重召开,TDK、村田、太阳诱电、槟城电子、基美电子、FCI、罗门哈斯电子材料等众多国内外被动元件企业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齐齐亮相,与业界精英共同探讨了被动元件行...
2010-11-20
被动元件 发展 市场趋势
-
第九届天津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
——暨第九届国际制造业(手机)配套采购洽谈会邀请函第九届天津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第九届国际制造业(手机)配套采购洽谈会将于2011年6月8日- 10日隆重举行。
2010-11-19
第九届国际手机展 手机终端 手机产业
- 大联大世平发布AI玩具方案:支持多角色定制与20条指令词,赋能全龄段陪伴
- 破解多通道测温难题:Microchip新款IC实现±1.5°C系统精度
- Bourns扩展车规级EMI解决方案:双型号共模扼流圈覆盖500至1700Ω阻抗
- Coherent高意突破单纤双向技术:100G ZR QSFP28相干模块实现十倍容量提升
- 面向电动汽车与工业驱动:Vishay第七代FRED Pt整流器通过AEC-Q101认证
- 从“高速”到“稳定”:极细同轴线束如何释放AI+FPGA视觉的完整潜能
- 突破能效瓶颈,江波龙SOCAMM2助力AI服务器降本增效
- 直面1500家中企制裁困局,万里眼国产90GHz示波器打造“替代标杆”
- 德州仪器发布全新电源管理方案,助力AI数据中心迈向800VDC架构
- IO-Link主从站如何“握手”?揭秘数据链路层的唤醒与速率协商机制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