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光电显示 > 正文

电子书的结局猜测 或像上网本昙花一现

发布时间:2010-05-21 来源:慧聪电子网

机遇与挑战:
  • 电子书或许就是当年的上网本
  • 电子书市场也面临产业山寨化
市场数据:
  • 国内电子书市场最多500万台以内

今年市场上谈论较多的大热门,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一向嗅觉灵敏的山寨厂商也感到了其中蕴含的市场商机。但电子书的火热,会不会如同去年炒的得很火的上网本一样呢。据了解,在去年人气很旺的“上网本”虽然走低端路线,但由于配置太低,口碑不佳,销售情况不太乐观。甚至一些专柜打出了“非上网本”的牌子,换成了精品小巧的笔记本电脑。 

有人说,现在的电子书或许就是当年的上网本,看起来两者的情况的确很像:回想07年底华硕EeePC刚上市时,每6秒种就能卖出去一台,号称是美国人最想买的圣诞礼物,EeePC在一年之内的销量就突破了400万台。但是从08年下半年起,大量的上、下游厂商扎堆上网本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终于到了09年4月份上网本市场开始出现抛货、恶性价格战和洗牌现象,厂商数量、出货量和售价不断下降,并且自09年6月份开始进入低谷。那么一年时间过去了,上网本产业是否回暖了呢?本期我们要打听的就是中关村市场的上网本销量问题。 

现有电子书的主要功能是下载和阅读书籍,比较适合一部分喜欢读书的深度阅读者,也就是发烧友人群。对于国内电子书市场,估计它不会超过大屏幕PMP市场,最多就是500万台以内。“电子书功能”要走向大众市场,就需要依附在手机、平板电视或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上,而单纯的电子书阅读器只是一个小众市场。 

目前,电子书概念被市场炒作得有点过火,市场的发展很可能会让众多厂商失望,现有的电子书可能会像上网本一样昙花一现,成为一个过渡性的产品。因为一旦采用类似Eink那样不伤眼睛且功耗低的更好的显示屏技术,手机、PMP、笔记本电脑都可以变成“电子书”,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消费者去单独购买一个电子书阅读器。 

同时,电子书市场也面临着产业山寨化的情况。近来有消息称,深圳已有半数以上过去做MP3的厂商开始瞄向电子书产品,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会有400多家山寨厂商涉足电子书。 

赢利模式是山寨厂商进入电子书市场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消费习惯来看,多数普通消费者还是喜欢在购买时一次性付费,而不太愿意接受Kindle那种“内容+终端”的持续付服务费的方式。 

另有分析指出,2013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将从2008年的70万部增加到2800万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6%,市场规模将从2008年的2.44亿美元增加到30亿美元。2009年,亚马逊和索尼是该市场主导者。而今年,该市场将出现震荡,Barnes&Noble等内容供应商将更具竞争力。2010年,由于政府的推动,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市场。

中国是否成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市场,我们试目以待。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