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控硅整流器什么时候开始导通?
可控硅整流器的导通电压一般由其器件参数决定,具体的可控硅导通电压取决于其型号、制造商以及应用需求。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可控硅型号和规格,以满足电路要求。
2024-02-18
可控硅 整流器
-
5G和Wi-Fi 6融合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5G和Wi-Fi是针对不同应用需求所开发的通信技术,看似针对不同的市场与需求,但其实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若能够将5G和Wi-Fi技术相结合,将能够发挥5G和Wi-Fi技术各自的优势,并藉此扩大应用领域与市场。本文将为您介绍5G和Wi-Fi技术的最新发展与5G 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用户驻地设备)...
2024-02-08
5G Wi-Fi 6 无线通信
-
如何使用托管型以太网交换机为 IIoT 实现安全的时间敏感网络
工业物联网 (IIoT) 需要为各种设备提供安全、实时和高带宽的连接。工业 4.0 自动化、水管理、油气处理、运输、公用事业电力管理以及类似关键应用中的 IIoT 网络也需要一种高效灵活的方式为设备供电,而且需要一种端口密度高的连接解决方案,以便在最小的空间内支持大量设备。下一代托管型以太网交换...
2024-02-07
以太网交换机 IIoT 时间敏感网络
-
示波器12bit“芯”趋势,如何实现更高测量精度?
提高垂直分辨率一直是示波器设计者的目标,因为工程师需要测量更精细的信号细节。但是,想获得更高垂直分辨率并不只理论上增加示波器模数转换器(ADC)的位数就能实现的。泰克4、5和6系列示波器采用全新的12位ADC和两种新型低噪声放大器,不仅在理论上提高分辨率,在实用中垂直分辨率性能也大大提升...
2024-02-02
示波器 模数转换器
-
探索面向Wi-Fi 6GHz领域的自动频率协调(AFC)技术
Wi-Fi 6E/7三频技术将提供额外的1200MHz带宽,为实现千兆位速度的网关打开大门。然而,这额外的带宽还需要一些额外的共存技术才能在某些环境中运行。在6GHz频段,许可运营的固网、公共运营商,以及本地电视传输、广播辅助和有线电视转播服务也在同一带宽内,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更高级别的频谱共存措施。
2024-01-29
Wi-Fi 6 自动频率 AFC技术
-
连载一:车载以太网时间敏感性网络应用场景和实现难点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车内电子系统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强,智能化系统如车道偏离警告、主动避撞等系统越来越普遍。这些系统在应用时对车载网络的实时性、带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针对未来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车载网络也需要新型的通信技术支持。
2024-01-29
车载以太网 敏感性网络应用
-
通过10BASE-T1L连接实现无缝现场以太网
10BASE-T1L是在2019年11月7日经过IEEE认证的新以太网物理层标准(IEEE 802.3cg-2019)。这将通过与现场级器件(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无缝以太网连接显著提高工厂运营效率,彻底变革过程自动化行业。10BASE-T1L解决了至今为止一直限制在过程自动化中使用现场以太网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功率、带宽、布线...
2024-01-26
10BASE-T1L 以太网
-
详解多路复用器滤波器
多路复用器是一组射频(RF)滤波器,它们组合在一起,但不会彼此加载,可以在输出之间实现高度隔离。多路复用器被用于RF前端中靠近功率放大器(PA)的位置,对于载波聚合(CA)产生很大影响;天线复用器被用在射频前端后面,以简化与天线之间的路由。
2024-01-25
多路复用器 滤波器
-
10BASE-T1L MAC-PHY如何简化低功耗处理器以太网连接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接入以太网,流程、工厂和楼宇自动化应用中的单对以太网10BASE-T1L用例(包括以太网APL)不断扩展。随着互联设备增加,更高级别的管理系统可以使用更丰富的数据集,从而使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和能耗。
2024-01-23
MAC-PHY 处理器 以太网
- 安森美与舍弗勒强强联手,EliteSiC技术驱动新一代PHEV平台
- 安森美与英伟达强强联手,800V直流方案赋能AI数据中心能效升级
- 贸泽电子自动化资源中心上线:工程师必备技术宝库
- 隔离变压器全球竞争图谱:从安全隔离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卢国建:用“芯片+AI+数据”重新定义健康管理
- SD-WAN技术深度解析:如何重构企业网络经济模型并实现50%成本节约
-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能质量革命:PQAS如何实现从监测到治理的智能闭环
- 雷达信号采集新突破:国产12位500MSPS ADC如何实现65dB超高动态范围
- 直流微电网技术革命:如何重塑工业能源格局
- 嵌入式RF测试革命:多域信号分析技术如何破解复杂系统验证难题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