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传感技术 > 正文

AI眼镜制造突围战:天健股份如何攻克光波导与声学技术壁垒?

发布时间:2025-08-11 责任编辑:zoe

【导读】在全球AI眼镜市场即将爆发的2025年,天健股份凭借16条产线、20万/月产能的制造实力,以及光波导AA对焦、虚拟低频合成等核心技术,正成为Meta、雷神等头部品牌的隐形推手。本文将深度解析这家ODM巨头如何通过"纳米级贴合工艺+多模态交互实验室"的组合拳,破解AR眼镜量产中的光学、声学与成本三大困局。



眼镜1.jpg




一、光学突围:0.1微米精度的光波导革命


天健股份在AR光波导模块量产中面临的核心挑战是:


  1. 纳米级贴合:采用6轴主动对准(AA)设备,将Micro-LED与光波导的贴合精度控制在±0.1μm,良率从60%提升至92%;


  1. 亮度均一性:通过像素级校准算法,将微投影光机的亮度差异从±15%压缩到±3%;


  1. 成本控制: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导技术使单片成本降低40%,终端售价有望跌破2000元关口。


    某国际品牌实测数据显示,天健代工的AR眼镜光波导模块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达5万小时,超越行业平均水平30%。


二、声学重构:毫米空间里的降噪奇迹


针对开放式音频眼镜的痛点,天健创新性提出:


  • 结构设计:在8mm³腔体内实现双反射声学通道,环境噪声抑制比达22dB;


  • 算法突破:自适应等响补偿+虚拟低频合成技术,使频响范围扩展至80Hz-20kHz;


  • 量产保障:全自动激光焊接工艺将声学组件装配公差控制在±0.05mm。


  • 在嘈杂的地铁环境中,搭载该方案的眼镜通话清晰度比竞品提升65%。



三、制造体系:2000㎡海外工厂的敏捷响应


天健的全球化产能布局呈现三大特征:

  1. 模块化产线:中山基地16条柔性产线可实现48小时产品切换,支持200+SKU并行生产;

  2. 海外跳板:马来西亚工厂30天快速量产能力,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3. 数字孪生:MES系统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追溯,直通率提升至98.7%。
    这种模式使雷神AR眼镜从设计到量产周期缩短至90天。


四、技术预研:中央实验室的生态布局


2025年天健重点投入:

  • 多模态交互:眼动+手势+语音融合控制,延迟<50ms;

  • 健康监测:微型光谱传感器实现血糖无创检测,误差<10%;

  • 显示革命:与JBD合作开发0.3cc超微型光引擎。
    实验室已申请相关专利87项,其中光波导贴合独占专利23项。


五、市场卡位:BG3事业部的降维打击


新组建的BG3事业部通过:

  • 成本优势:规模效应使整机BOM成本比同行低15-20%;

  • 技术捆绑:提供从ID设计到FCC认证的一站式服务;

  • 医疗跨界:与三甲医院合作开发近视防控AR眼镜。
    目前在手订单涵盖教育、医疗、工业三大场景,Q3预计出货量环比增长200%。


结语:


天健股份的案例证明,AI眼镜的竞争本质是精密制造能力的竞争。当行业还在为光波导良率挣扎时,其"工艺创新+全球产能+生态预研"的三位一体模式,已构筑起ODM领域的护城河。随着BG3事业部在医疗等垂直领域的渗透,中国智造正在重新定义可穿戴设备的游戏规则。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SiC如何重塑工业充电设计?隔离DC-DC拓扑选型指南

德州仪器电源路径充电技术解析:如何实现电池寿命与系统性能的双赢?

力芯微ET75016激光驱动芯片:重新定义TOF 3D传感精度与效率

多维科技TMR13Nx磁开关芯片:重新定义智能笔360°无死角唤醒体验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