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黄浦江畔吹响科技集结号! 2025年11月5-7日,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点燃创新引擎。本届以"筑基·攻坚·跃迁"为轴线,聚焦半导体产业链自主攻关、高端制造装备国产替代、车规级芯片落地验证三大攻坚战场。现场将首发展示12英寸晶圆产线核心部件、RISC-V生态成果、军工电子转化技术等30+关键突破,联合中芯国际、华为哈勃等头部机构建立芯片-设备-终端协同验证平台,打造中国电子产业技术突围的年度战略支点。
作为电子行业风向标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设置了2.5万平方米的展区,预计吸引超过600家展商以及4万名专业观众。展会以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和制造设备等核心技术和产品为技术牵引,拓展特种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终端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创新,全面覆盖多个核心领域,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国产替代:迈向高端,势不可挡
当下,国际环境愈发复杂,技术封锁压力持续增大,国产替代已从战略选择转变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制造强国目标,大力扶持高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信创政策更是将网络安全置于核心地位,要求到2027年底实现全面信创替代。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敏锐捕捉这一政策导向,集中展示国产替代的最新成果与解决方案,为国产化进程搭建重要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技术自主与产业链完善是国产替代的核心支撑。在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等关键领域,技术正加速实现自主化突破,显著提升了中国在高端制造、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国内市场对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需求。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恰好成为这些需求与技术创新交汇的舞台,它将全方位展示从上游材料、核心元器件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国产化成果,并举办多场行业论坛,深入探讨市场需求与技术路线图。
挖掘新质生产力,铸就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十四五”期间,上海重点提出构建“一核三基四前五端”产业体系,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突破核心基础元器件技术,聚焦下一代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终端、智能传感等领域。
上海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高地与开放枢纽,拥有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到智能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依托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上海持续引领技术创新——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3900亿元,占全国25%;2024年的AI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7.8%,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在国产替代攻坚与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时期,上海迫切需要借助第106届中国电子展这一专业平台,集中展示本土“硬科技”突破成果,高效链接全球供应链资源,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
构建全球电子产业创新生态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CEF)以“创新强基 智造升级”为引领,通过“展、会、赛、奖”四位一体模式,构建深度赋能的超级平台:
展:汇聚超过600家全球领军企业,覆盖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汽车电子、智能+、特种电子展暨军民两用技术等七大核心展区,全景呈现国产替代技术矩阵;
会:举办20余场高峰论坛及技术研讨会,聚焦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车规芯片、工业机器人等热点领域,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攻关;
赛&奖:设立创新设计大赛与行业奖项,挖掘前沿技术并加速其商业化转化,同时展会现场还将有各类榜单发布。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风向标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致力于为参展企业精准对接客户与供应链资源,构建安全可控、开放协同的全球创新生态。11月5日至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诚邀全球业界同仁共赴这场引领未来的电子创新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