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简称 SSR )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如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等)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电、磁和光特性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并通过功率半导体器件(如晶闸管、MOSFET等)的开关特性,来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被控电路。简而言之,SSR是一个用“电信号”控制“大功率负载”的无声开关。
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简称 SSR )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如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等)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电、磁和光特性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并通过功率半导体器件(如晶闸管、MOSFET等)的开关特性,来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被控电路。简而言之,SSR是一个用“电信号”控制“大功率负载”的无声开关。
工作原理:四步剖析
SSR的工作原理可以清晰地分解为四个步骤,下图展示了信号的完整流通过程:

1. 信号输入:来自控制系统的微弱直流或交流信号(如3-32V DC)接入SSR的入端。该信号用于驱动SSR内部的光电耦合器或变压器。
2. 电气隔离与耦合:这是SSR的关键环节。光电耦合是最常见的方式,它通过内部的红外LED发光,光敏元件感光,从而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完全的电气隔离,防止高压干扰损坏低压控制电路。另一种方式是变压器耦合。
3. 输出开关:耦合后的信号触发输出端的功率半导体开关。对于交流负载,通常使用双向可控硅或两个反并联的单向可控硅;对于直流负载,则使用功率晶体管或MOSFET。
4. 负载控制:输出开关器件直接接通或断开主回路电源,从而控制负载(如电机、加热管)的工作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交流SSR有过零型和随机型(瞬时型) 之分。过零型SSR在检测到交流电压过零(或附近)时才导通,能有效抑制浪涌电流和射频干扰;而随机型则在接收到信号瞬间立即导通,适用于需要快速相位控制的场合。
核心特性与优势
与传统的电磁继电器(EMR)相比,SSR的优势和不足都源于其“全固态”和“无触点”的设计。
SSR的核心优势:
SSR的主要不足:
应用领域
SSR凭借其独特优势,在以下领域大放异彩:
选型与适配指南
正确选型和安装是确保SSR稳定工作的关键。以下是一个简明的选型适配检查流程:

1. 确认负载特性:
这是选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阻性负载(如加热管):电流较稳定,选型最简便。
感性负载(如电机、电磁阀):关断时会产生极高的反向电动势,必须选择具备更高瞬态电压承受能力(dv/dt) 的继电器,并搭配RC吸收回路或压敏电阻(MOV) 进行保护。
容性负载(如开关电源):上电瞬间会产生极大的浪涌电流,需要选择能承受此冲击的SSR。
2. 计算电流与降额:
选择SSR的额定电流时,必须考虑浪涌电流和散热条件。应遵循降额原则,即选取的SSR额定电流应大于负载的稳态电流,并为可能的浪涌留出余量。例如,控制单相电机时,推荐降额至额定电流的12%-24%使用。在环境温度较高(如>40℃)时,还需进一步降额。
3. 散热设计:
4. 设计保护电路:
为保护SSR免受过流和过压冲击,必须在回路中增加保护器件。
国内外主流品牌对比
下表对市场上主流的固态继电器品牌进行了对比,可供选型参考。

结语
固态继电器作为连接弱电控制与强电负载的关键桥梁,以其长寿命、高可靠、快响应等核心优势,已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能源管理和智能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工程师在选型时,必须深刻理解其工作原理,综合考虑负载特性、散热条件和保护电路,才能充分发挥SSR的性能,构建出稳定而高效的控制系统。
推荐阅读:
11.25深圳见!半导体“最强大脑”齐聚,解密AI与物理世界交互
SiC功率模块的“未病先防”:精确高温检测如何实现车载逆变器主动热管理
第106届电子展开幕,600+企业齐聚上海秀硬科技,打造全球未来产业新高地
直面SSD掉电风险!帝奥微DIO60843集成3Ω快速放电守护数据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