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相电压源型有源滤波器的新型数字控制方法
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其性能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所采用的控制方法。该文研究了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源及非线性负载之间能量交换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变流器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稳定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应用于单相电压源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数字化控制方法。该方法...
2008-10-16
有源电力滤波器 直流侧电容 数字化控制
-
超级电容器对系统设计人员提出新挑战
无线协议均采用TDMA技术,它在发射期间需要大的峰值电流。这种大的范围迫使设计师采用电容来“均化”从电源吸出的电流。本文主要是讨论解决以上问题的几个方案以及采用超级电容器所要面对的新挑战。
2008-10-16
电容器 智能开关 挑战
-
生物传感器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准确适时的运动监控是实现科学运动训练的重要前提。为了适应竞赛的体能要求,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负荷的强度和量接近或超过生理极限水平, 以及判断运动员体能是否已经恢复到可以进行下一轮训练而防止过度训练需要一些准确、客观的指标和安全、灵敏、便利的监控方法。进行机能评定的指标包括有生...
2008-10-16
生物传感器 RPE 运动负荷实验 SPA
-
晶闸管直流稳压器的过流和短路保护
本文描述了在摈弃电流采样、放大和执行等多个环节的情况下,将单结晶体管移相触发器中的晶体管误差放大器改为集成运算放大器,就可实现晶闸管直流稳压器的过流及短路保护,简化了电路结构,并提高了整机的稳定可靠性能和AC - DC变换效率。
2008-10-16
晶闸管 短路保护 直流稳压器
-
寄生电容对串联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特性的影响
软开关串联谐振电容器拓扑因其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具有平均充电电流恒定和抗短路能力强的特点而用于对高压电容器充电。但开关频率固定的串联谐振充电电源的恒流特性因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和高压变压器以及整流单元的分布电容的影响,其充电电流并不是恒流。本文分析了理想和实际的串联谐振充电电源的...
2008-10-16
电力工程 串并联谐振 寄生参数 恒流 CCPS
-
被动元器件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隆重召开
10月13日,“第三届国际被动元件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PCF2008”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隆重开幕。村田、威世、TDK、太阳诱电、顺络等国内外被动元器件代表企业参与了本次大会,来自电子行业的近四百名技术人员与各业界资深专家一起探讨被动元件行业技术动向和市场趋势。
2008-10-14
被动元件技术 无源电子元件 电阻 电感 磁珠 LTCC
-
带自动均流的DC/DC变换器并联模块的研究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几种DC/DC 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技术, 介绍了TI公司(UC3907为Unitrode公司的产品,但该公司已被TI公司收购,所以下文统称TI公司)生产的UC3907芯片内部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 设计出一种基于UC3846和UC3907的带自动均流的大功率DC/DC 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并通过在UC3907的14脚和6脚之...
2008-10-14
并联 自动均流 DC/DC变换器
-
采用多输入DC/DC变换器实现对谐波和纹波的抑制
电子仪器和设备中的电源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开关方式的DC/DC变换器,以致于工频电源中高次谐波的含量增多,国际IEC对此作了限制。文中提出采用多输入的DC/DC变换器,抑制输入电流的高次谐波,获得良好效果用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办法,使输出电压的低频纹波,由单输入时的280mV左右降至80mV左右...
2008-10-14
多输入 变换器 谐波失真 输出纹波 功率因数
-
IGCT门极驱动电路的原理分析
在目前的中电压大功率应用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有晶闸管、GTO和IGBT等,这些传统的功率器件在实用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ABB半导体公司率先提出了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IGCT。它的关键思想是将改进结构的GTO与反并联二极管和门极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再与其门极驱动器在外围以低电感方...
2008-10-14
IGCT 门极驱动电路 硬驱动
- 大联大世平发布AI玩具方案:支持多角色定制与20条指令词,赋能全龄段陪伴
- 破解多通道测温难题:Microchip新款IC实现±1.5°C系统精度
- Bourns扩展车规级EMI解决方案:双型号共模扼流圈覆盖500至1700Ω阻抗
- Coherent高意突破单纤双向技术:100G ZR QSFP28相干模块实现十倍容量提升
- 面向电动汽车与工业驱动:Vishay第七代FRED Pt整流器通过AEC-Q101认证
- 性能升级!Arduino UNO Q开发板现已在DigiKey开放预订
- AI 电源新突破!11 月苏州研讨会论大功率技术
- 175℃耐温 + 全系列覆盖,上海贝岭高压电机驱动芯片赋能工业与储能场景
- 《电子变压器用三层绝缘绕组线》团体标准送审稿审查会顺利召开
- 从芯片到系统:瑞萨RH850工具链全链路优化策略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