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专利壁垒之苦的中国LED企业正在寻求脱离苦海的办法。
近日国内首个LED专利技术产业联盟在深圳宣布成立。数百家深圳LED企业审议并通过联盟章程及2010年联盟工作计划报告,在打破LED专利壁垒的道路上,我国企业又迈出了一大步。
专利壁垒之苦
深圳的LED企业对于发生在2008年的那场美国337调查仍记忆犹新。2008年3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有关发光二极管(LED)的337调查申请正式立案,包括4家中国大陆LED厂家在内的全球30家企业均收到ITC发来的诉状。至2008年8月,被调查企业增加到10家。虽然最后以和解告终,但个别企业仍付出惨重代价,让这些企业至今胆战心惊。
由于LED核心专利主要集中在日亚化工(日本)、欧司朗(德国)、克里(美国)、通用电气(美国)、丰田合成(日本)和三星(韩国)等大公司手中,这些公司既手握众多专利,又雄踞大半市场份额,使得中国LED产品在出口方面遇到重重阻碍。
对于我国LED企业来说,专业壁垒是一直悬挂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不谨慎便受重创。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2009年联合发布的《LED产业专利态势分析报告》显示,在LED应用的相关专利国家中,欧美和日本的20家企业申请专利超过30万项,约占全球LED领域专利总量的85% 到90%,而中国62家芯片企业中,申请专利仅为3万项,不足10%。
而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友军也表示,深圳去年LED专利申请以1066件的数量居全国之首,但相对于深圳超过1千家企业而言,每家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不足1件。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晓宁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大吐苦水:目前国外LED企业掌握了较多的专利,国外市场也因此处于垄断状态,本土企业很难走出国门。
在专利壁垒面前,国内企业除了出口难以外,要想使用这些技术,必须缴纳高昂的专利费用,LED产业做大做强受到较大影响。
专利池的庇护
此次LED专利联盟由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推动,联盟成立后,将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的作用,在技术、专利面前争取更多话语权,以促进LED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此次LED专利联盟将采用专利池的方法,把许多专利权人的专利整合在一起,并能交叉授权,相互许可。最终以抱团的方式共同把推动LED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规避专利壁垒对行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专利联盟能够推动企业的研发积极性,降低费用,遇到专利官司时,也能够抱团应对。高工在线首席执行官张小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事实上,部分业内专家对LED专利联盟寄予厚望,他们希望通过专利池在维护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能够帮助企业将产品更多打入国际市场。
不过,高小飞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或许LED专利联盟并不能起太大的作用。
高小飞表示,我国LED专利大部分集中在封装和应用等下游领域,而真正核心领域的上游芯片专利并无多少涉及。此次专利池的建立仍然无法摆脱我国LED专利集中在中下游的窘境。更重要的是,作为专利池,需要联盟成员的共同投入,如果一个联盟成员拿出专利多,而另一个联盟成员拿出专利少,最终利益很难协调。而且联盟成员对外利益一致,而对内却是竞争关系。
他还认为,虽然有专利池,但里面的专利属于LED专利联盟,并不属于某个具体企业,当企业面临专利案时,专利池里的专利未必能得到认可。
有业内专家认为,在规避LED专利壁垒的道路上,专利联盟成立只是起点,后面的路还很长。
特别推荐
- 安森美与舍弗勒强强联手,EliteSiC技术驱动新一代PHEV平台
- 安森美与英伟达强强联手,800V直流方案赋能AI数据中心能效升级
- 贸泽电子自动化资源中心上线:工程师必备技术宝库
- 隔离变压器全球竞争图谱:从安全隔离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卢国建:用“芯片+AI+数据”重新定义健康管理
技术文章更多>>
- SD-WAN技术深度解析:如何重构企业网络经济模型并实现50%成本节约
-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能质量革命:PQAS如何实现从监测到治理的智能闭环
- 雷达信号采集新突破:国产12位500MSPS ADC如何实现65dB超高动态范围
- 直流微电网技术革命:如何重塑工业能源格局
- 嵌入式RF测试革命:多域信号分析技术如何破解复杂系统验证难题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