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解】如何解决未来十年内IC功耗问题
功耗过高已经成为半导体制程尺寸进一步微缩的主要障碍,并且严重威胁所有电子领域的一切进展。虽然根本原因在于永恒不变的物理和化学原理,但工程师们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创新技术,以用于减轻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可望对振兴未来的晶片产业有所助益。以下讨论五种可用于降低未来IC功耗的技术。这些...
2012-05-10
功耗 拥抱协同 IC智慧调节
-
继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后,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再遇危机
继东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之后,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又面临着新的危机,原因是德国化学品制造商赢创工业公司(Evonik Industries)的工厂火灾。该工厂此前生产制造聚十二内酰胺树脂(PA12)所需的名为环十二碳三烯(CDT)的化学物质,火灾之后,生产处于停止状态。聚十二内酰胺树脂是用于燃料系统...
2012-05-10
汽车 供应链
-
高准确度温度传感器和双通道电压监视器可提供灵活警报输出
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面向低压系统的高准确度温度传感器和双通道电源监视器 LTC2995。LTC2995 以 ±1°C 的准确度测量远端二极管的温度,并以 ±2°C 的准确度测量其自身的芯片温度,同时抑制由噪声和串联电阻引起的误差。该器件以 ±1.5% 的准确度监视两个电压轨 (其中一...
2012-05-10
Linear 温度传感器 双通道电压监视器
-
2012MCU市场,看32位MCU如何蚕食低端市场?
据市场研究机构IHSiSuppli的报告显示,中国微控制器(MCU)市场预期在2015年达到47亿美元的营收规模,在之前5年里保持60%的增长率。工业和消费电子市场占据最大份额,而来自汽车电子领域的需求增长最快,同时,新能源和智能化应用也将加快高位MCU的应用普及。这与我们从多家MCU 厂商得到的信息反馈基...
2012-05-09
MCU 32位 8位 汽车电子 消费电子 智能电网 新能源
-
我国关键电子元器件发展亟待突破“瓶颈”
制造LED芯片所使用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主要由德国和美国两家公司供货,生产触摸屏所用的玻璃基板主要由美国和日本的几大厂商控制,有机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专利主要掌握在日本与韩国厂商的手中。
2012-05-09
关键 电子 元器件
-
开关电源降低功耗及提高其待机效率的方法
随着能源效率的日益重要,人们对开关电源待机效率期望越来越高,客户要求电源制造商的电源产品能满足绿色能源标准。而大多数开关电源由额定负载转入待机状态时,电源效率急剧下降,待机效率不能满足要求。这就给电源设计工程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2-05-09
开关电源 功耗 待机效率
-
存在串扰时的一种创新抖动分离方法
串行数据标准持续迅猛发展,大幅度改善了PC和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测试这些更高速的标准、找到抖动证据,对长期稳定性及在设计中实现优异的误码率(BER)目标至关重要。为高效进行分析,首先要选择适当的仪器,很好地了解仪器噪声、上升时间及三阶谐波性能、四阶谐波性能、五阶谐波性能等因素。
2012-05-09
串扰 抖动 分离
-
Vishay发布4款新型D/CRCW e3厚膜片式电阻的工程设计包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推出4款通过AEC-Q200认证的D/CRCW e3厚膜片式电阻的新型工程设计套件。套件可帮助设计者选择最适合其应用的电阻,提供0402、0603、0805和1206外形尺寸及一系列的可选阻值,同时样片封装在卷带条并附有单独的标签。
2012-05-08
Vishay D/CRCW e3 厚膜片式电阻
-
PHEV大功率离线式电池充电器设计挑战和解决对策
随着汽车制造厂商对下一代电池管理和充电系统要求的确定,半导体公司正在推进预期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开发进程。TI电源系统工程师John Rice将讨论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中的大功率、离线式电池充电器开发相关的设计要求、架构及挑战,并举例说明为何要为这类应用创建数字电源架构。
2012-05-08
TI PHEV 电池管理 BMS 数字电源控制 HEV
- 安森美与舍弗勒强强联手,EliteSiC技术驱动新一代PHEV平台
- 安森美与英伟达强强联手,800V直流方案赋能AI数据中心能效升级
- 贸泽电子自动化资源中心上线:工程师必备技术宝库
- 隔离变压器全球竞争图谱:从安全隔离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卢国建:用“芯片+AI+数据”重新定义健康管理
- Nordic nRF5 SDK与Softdevice深度解析:开发BLE应用的底层逻辑与避坑指南
- VW-102A振弦读数仪接线误区揭秘:错接不会烧传感器,但这些风险更致命
- 氮化镓电源IC U8726AHE:用Boost技术破解宽电压供电难题
- 塑封工艺:微电子封装的“保护铠甲”与“成型魔术师”
- KiCad胶水层揭秘:SMT红胶工艺的“隐形固定师”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