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 Digi-Key IoT Studio 为物联网开发人员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带来了“极致简约”
上海,中国 —— 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Digi-Key Electronics 推出了全新的设计工具 DK IoT Studio™。DK IoT Studio 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IDE),旨在为开发人员和提供商提供一种极致简单的方法来构建物联网解决方案。DK IoT Studio 可在数分钟之内完成从概念到原型的开发,而无需编写任何代码。
2018-11-13
Digi-Key IoT Studio 物联网 开发人员 解决方案
-
ADI公司网络安全战略保障现实世界的安全
智能手机的发展开启了互联设备的新趋势,不仅可以执行某种形式的计算和决策,而且还改变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关联方式。这些设备通过网络和云服务互联,可轻松获取与共享信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互联设备的数量激增,旨在改变和创新我们与世界无缝连接的方式。这种趋势正在改变我们与汽车和工厂的联...
2018-11-13
ADI 网络安全 战略保障 安全
-
瑞芯微电子与OPPO签订VOOC闪充专利许可协议
11月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科技亮相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消费及电子家电展区200平米的展台上,以“同生活 共未来”为主题,英飞凌分区域展示了基于英飞凌半导体技术和产品在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不同场景的应用及解决方案。在进博会期间,英飞凌还...
2018-11-09
瑞芯微电子 OPPO 闪充专利
-
在数字浪潮中智慧扬帆——第四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
国内互联网+领域的年度盛会——第四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以下简称:“互联网+”博览会)于10月27日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2018-11-07
智慧数字 互联网+ 博览会 数字化商业
-
你知道EMI是怎样产生的,但知道如何降低它吗?
每种含有开关电源或微处理器电路的电子设备都存在电磁干扰 (EMI) ,降低电磁干扰需要大量工程资源并显著增加设备的成本。规范要求限制电子器件发射的EMI量,避免附近其他器件受到这种干扰。EMI测试成本高,同时,为了满足合规要求,能有效降低EMI的设计又是十分重要的。充分了解产生电磁场的来源可...
2018-11-07
EMI 电磁屏蔽 电感器
-
微秒计数究竟有多强大?快速电流回路创新技术为智能电机赋能
智能机械正在逐渐重塑我们身边的世界。无数的电动机和电机驱动器是强大的自动运转技术的核心,有时它们也被称为工业伺服驱动器。当今,越来越多的系统设计人员利用德州仪器的新软件和其他创新技术,设计出越来越多的更小、更快、更智能的驱动器。
2018-11-05
TI 智能电机 电机驱动器
-
智能传感器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传感器被称为电子设备的五官,作用非常大,但传统传感器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并不能满足很多场景下的高数据、高运算要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成为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
2018-11-05
智能传感器 优势 应用场景
-
由于感测技术不断进步,现在机器手臂能胜任的工作已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最基本的取放(Pick&Place)应用外,由于感测技术不断进步,现在机器手臂能胜任的工作已越来越多元化。 许多过去只能靠人工操作的组装流程,例如软板(PFC)、缆线的插件作业,现在也能靠机器手臂代劳;有些连人力都不见得能做得好的微米级精密组装,只要搭配正确的感测技术,机器手臂也能大展身手。
2018-11-05
感测技术 机器手臂 传感器
-
TI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合作为智能自动化创建端到端云连接
下一代工业基础设施将有很多新发展。为物联网(IoT)创建稳定可靠的设备不仅仅是需要建立无线网络连接这么简单。要引导带动从道路传感器到动力涡轮机在内所有产品的智能设备必须要具备云端功能、灵活性、远程管理和高安全度的特性。据高德纳公司估算,当今互联网上有超过84亿“事物”,同比去年增长了...
2018-11-02
TI 亚马逊 网络服务 智能自动化 端到端 云连接
- 线绕电阻在电力电子与工业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 线绕电阻在精密仪器与医疗设备中的高精度应用和技术实践
- 工程师必看!从驱动到热管理:MOSFET选型与应用实战手册
- 毫米波雷达突破医疗监测痛点: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传感器破解临床难题
- 贸泽电子联合ADI与Samtec发布工业AI/ML电子书:探索工业自动化未来
- 碳膜电位器技术解析:从原理到选型与头部厂商对比
- 厚膜电阻在通信基础设施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突破
- 中微公司在TechInsights 2025半导体供应商奖项调查中荣获两项第一
- 线绕电阻与碳膜电阻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
- 破局PMIC定制困境:无代码方案加速产品落地
- 线绕电位器技术解析:原理、应用与选型策略
- 低电流调光困局破解:双向可控硅技术如何重塑LED兼容性标准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