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白光位于黑体辐射轨迹上,而色温高低分为暖白和冷白。这难道就是真相?黑体辐射轨迹真的是人们认为的白光?本文就告诉你真正的答案。
2013年,研究人员 Rea 和 Freyssinier 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色温的白光轨迹并不完全与黑体辐射轨迹重合。实验中观察者评价的是灯箱内的白色内壁,照明光源包括2700K、3000K、3500K、4100K、5000K和6500K这六组色温,每组色温组里还分为七种不同 Duv值的光源。
如下图所示,七种光源中的一种光源其色品位于黑体辐射轨迹上,其他六种光源的色品则较为均匀地分布于该组光源的等色温线上。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当光源色温低于4000K时,观察者认为的白光色品坐标位于黑体辐射轨迹下方,而当光源色温高于4000K时,评价所得的白光色品坐标位于黑体辐射轨迹上方。所以,黑体辐射轨迹上的点基本不是人眼所感知的白光。

图1

表1
[page]
对于色调成分的评价规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如下图所示,纯红色、纯黄色、纯绿色和纯蓝色的光源色调成分分别为0、100、200和300,其他颜色则根据各单色所占比例进行色调成分的评价,例如偏红的橙色其色调成分可能为30,而偏黄的橙色则色调成分可能为70。

图2
浙江大学等人的心理物理学实验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十分相似(图中实线为浙江大学的实验结果,虚线部分为Rea等人的研究结果),即光源色温低于4000K时,观察者认为的白光色品坐标位于黑体辐射轨迹线的下方;而光源色温高于4000K时情况则恰好相反。

图3
照明光源的色温和 Duv 值也对房间和物体的色貌产生了一定影响。高色温或低 Duv 值的照明光源使得房间和物体更为明亮。照明光源在一定范围内的色温的增加会降低房间的鲜艳度,随后在光源色温升至6000K时鲜艳度又会增加,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色温为6000K的照明光源是观察者认为的最中性的白光。
相关阅读:
如何以色温优化家居LED照明设计?
专家解疑:色温±150K能区分LED灯的好坏吗?
LED照明与色温技术详解,你肯定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