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功率二极管晶闸管知识连载——保护
功率二极管晶闸管广泛应用于AC/DC变换器,UPS,交流静态开关,SVC和电解氢等场合,但大多数工程师对这类双极性器件的了解不及对IGBT的了解,为此我们组织了6篇连载,包括正向特性,动态特性,控制特性,保护以及损耗与热特性。内容摘来自英飞凌《双极性半导体技术信息》。
2021-12-25
二极管 晶闸管 保护
-
复位电路很简单,但却有很多门道
复位信号在数字电路里面的重要性仅次于时钟信号。对电路的复位往往是指对触发器的复位,也就是说电路的复位中的这个“电路”,往往是指触发器,这是需要注意的。
2021-12-23
复位电路
-
如何用VIN max小于系统输入电压的简易降压控制器
您可以在系统输入电压高于器件最大输入电压额定值的应用中使用P通道非同步降压控制器。该应用的优点在于使用成本较低的控制器,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组件数量。关于降压转换器功率级的设计指导,请参见LM5085数据表中的应用信息。
2021-12-23
VIN 降压控制器
-
如何以更低的功率输入得到更高的功率输出?
如果您想更进一步,诸如延时匹配等栅极驱动器特性,能有效地让驱动电流能力翻番。延时匹配指两个通道之间内部传播延迟的匹配,可以通过双通道栅极驱动器的并联输出或将两个通道捆绑在一起实现。例如,TI的UCC27524A具有极其精确的1ns(典型)延迟匹配,可以将驱动电流从5A提升到10A。
2021-12-22
功率输入 功率输出 驱动电流
-
大功率电池供电设备逆变器板如何助力热优化
电池供电电机控制方案为设计人员带来多项挑战,例如,优化印刷电路板热性能目前仍是一项棘手且耗时的工作;现在,应用设计人员可以用现代电热模拟器轻松缩短上市时间。
2021-12-22
大功率电池器 供电设备 逆变器板 热优化
-
全波整流和半波整流(AC/DC转换)
将AC(交流电压)转换为DC(直流电压)的整流方式有全波整流和半波整流。两种情况都利用了二极管的电流正向流通特性来进行整流。
2021-12-16
全波整流 半波整流 AC/DC转换
-
输入电压过高/低,无法为负载供电?特殊转换器可以发挥作用!
本文介绍在电路的输入电压过高或过低而无法为负载供电时,配备PassThru™(直通)模式的特殊转换器如何发挥作用。本文将通过示例,说明如何使用配备直通模式的降压-升压稳压器和升压稳压器来提高供电效率和改善EMC性能。
2021-12-15
输入电压过高/低 负载供电 特殊转换器
-
如何利用Over-The-Top放大器防止模拟前端过压?
在工业应用中,可能出现高压的情况一直是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寻找防护之道一直并将继续是开发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所述的设计技巧说明,开发人员可以利用Over-The-Top® (OTT)放大器来实现这一目标。
2021-12-13
Over-The-Top放大 模拟前端
-
为放大器模拟输入模块提供强大的输入过压保护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一个关键子系统是模拟输入模块,它提供了一个高精度前端来测量各种传感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放大器输入级通过长电缆连接到远程传感器,并且容易受到过压条件的影响。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运算放大器(op-amp)输入过压保护的基本概念,并讨论如何为过压故障选择正确的钳位保...
2021-12-13
放大器 模拟输入模块 输入过压保护
- 线绕电阻在电力电子与工业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 线绕电阻在精密仪器与医疗设备中的高精度应用和技术实践
- 工程师必看!从驱动到热管理:MOSFET选型与应用实战手册
- 毫米波雷达突破医疗监测痛点: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传感器破解临床难题
- 贸泽电子联合ADI与Samtec发布工业AI/ML电子书:探索工业自动化未来
- 碳膜电位器技术解析:从原理到选型与头部厂商对比
- 厚膜电阻在通信基础设施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突破
- 线绕电阻与碳膜电阻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
- 破局PMIC定制困境:无代码方案加速产品落地
- 线绕电位器技术解析:原理、应用与选型策略
- 低电流调光困局破解:双向可控硅技术如何重塑LED兼容性标准
- 从实验室到市场:碳化硅功率器件如何突破可靠性瓶颈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