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ADI DSP中设计一个合理的混响?
本文围绕对混响的需求、原理以及实现流程展开详细描述,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混响效果的一些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工程师可以参考这些模型用到自己的产品上,从而设计出比较贴合自身产品的算法。
2024-01-31
ADI DSP 混响
-
用于开关模式电源的数字电源
开关模式电源 (SMPS)是当今高科技世界中大多数电子设备的。每个电气设备都需要电源才能运行,并且不同的设备需要不同形式的电源。这带来了巨大的架构多样性,解决方案范围从超小型 SMD 1W 降压 DC/DC 转换器到高功率、高效率50kW 整流器。
2024-01-31
开关模式电源 数字电源
-
探索面向Wi-Fi 6GHz领域的自动频率协调(AFC)技术
Wi-Fi 6E/7三频技术将提供额外的1200MHz带宽,为实现千兆位速度的网关打开大门。然而,这额外的带宽还需要一些额外的共存技术才能在某些环境中运行。在6GHz频段,许可运营的固网、公共运营商,以及本地电视传输、广播辅助和有线电视转播服务也在同一带宽内,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更高级别的频谱共存措施。
2024-01-29
Wi-Fi 6 自动频率 AFC技术
-
通过10BASE-T1L连接实现无缝现场以太网
10BASE-T1L是在2019年11月7日经过IEEE认证的新以太网物理层标准(IEEE 802.3cg-2019)。这将通过与现场级器件(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无缝以太网连接显著提高工厂运营效率,彻底变革过程自动化行业。10BASE-T1L解决了至今为止一直限制在过程自动化中使用现场以太网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功率、带宽、布线...
2024-01-26
10BASE-T1L 以太网
-
在低压大电流应用中,电压调节器的性能该如何改进?
随着设计需求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和AI等低电压、大电流应用领域,电压调节器(VRS)的性能改进非常重要。一种可能的性能改进是使用耦合电感,但最近业界提出了一种类似的方法,那就是跨电感电压调节器(TLVR)。TLVR的原理图来自耦合电感模型,但物理行为不同。事实上,耦合电感的简单模...
2024-01-26
低压大电流应用 电压调节器
-
利用高带宽任意波形发生器实现脉冲激光器的精准控制
高功率脉冲激光器是许多科学和工程实验的核心技术,在光谱学、计量学、量子信息、原子物理学和材料研究领域中发挥驱动作用。为了能够可靠、一致地进行这些实验,研究人员需要以高精度、高灵活性和严格的时序控制来控制脉冲激光器。具有高采样率的泰克任意波形发生器 (AWG) 能够完成上述任务。
2024-01-26
波形发生器 脉冲激光器
-
共射极放大电路反馈类型和作用解析
共射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通常是电压负反馈(Voltage Negative Feedback)。在共射放大电路中,将输出信号通过一个反馈电阻连接到输入信号源或输入信号路径,形成负反馈回路。负反馈通过将部分输出信号反向传输回输入端,可以对电路的增益、输入/输出阻抗、非线性失真等性能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2024-01-25
共射极 放大电路
-
详解多路复用器滤波器
多路复用器是一组射频(RF)滤波器,它们组合在一起,但不会彼此加载,可以在输出之间实现高度隔离。多路复用器被用于RF前端中靠近功率放大器(PA)的位置,对于载波聚合(CA)产生很大影响;天线复用器被用在射频前端后面,以简化与天线之间的路由。
2024-01-25
多路复用器 滤波器
-
I-NPC三电平电路的双脉冲及短路测试方法
双脉冲测试(DPT)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评估功率器件动态特性的方法。以IGBT在两电平桥式电路中应用为例,如下图,通过调节直流母线电压和第一个脉冲持续时间,可以在第一个脉冲结束和第二个脉冲开始时捕捉到被测器件在任何所需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开关瞬态行为。DPT结果量化了功率器件的开关性能,并...
2024-01-24
I-NPC 三电平电路 双脉冲 短路测试
- 全数会2025工业制造论坛:重磅嘉宾齐聚深圳共话工业制造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 贸泽电子2025二季度新品潮:15,000+物料助力设计升级
- 罗姆与猎芯网达成战略合作,中文技术论坛同步上线
- 工程师亲述:国产BLDC驱动器替代的“踩坑”实录与破局指南
- 全球工程师福音:贸泽电子TI产品库4.5万种可立即发货
- 意法半导体1600V IGBT新品发布:精准适配大功率节能家电需求
- 艾迈斯欧司朗斩获OPPO 2025“最佳交付奖”:十年合作再攀供应链新高度
- AI应用的“安全锁”:安全闪存技术在满足行业认证中的作用
- 高频与低频电感技术全景解析:从原理到选型,成本与应用深度剖析
- 高频噪声克星:磁珠电感核心技术解析与全球产业格局
- 线绕电感技术全景:从电磁原理到成本革命
- 安谋科技CEO陈锋:立足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赋能AI计算“芯”时代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