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有源钳位添加到同步反向电源的优势
本文提出将有源钳位添加到同步反向电源这一新做法,并通过实验将利用电源变压器来驱动同步 FET的电源与添加了有源钳位电路中栅极驱动变压器的电源进行比较,得出后者的优势。
2008-10-15
有源钳位同步反向电源 有源钳位正向转换器
-
带自动均流的DC/DC变换器并联模块的研究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几种DC/DC 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技术, 介绍了TI公司(UC3907为Unitrode公司的产品,但该公司已被TI公司收购,所以下文统称TI公司)生产的UC3907芯片内部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 设计出一种基于UC3846和UC3907的带自动均流的大功率DC/DC 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并通过在UC3907的14脚和6脚之...
2008-10-14
并联 自动均流 DC/DC变换器
-
采用多输入DC/DC变换器实现对谐波和纹波的抑制
电子仪器和设备中的电源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开关方式的DC/DC变换器,以致于工频电源中高次谐波的含量增多,国际IEC对此作了限制。文中提出采用多输入的DC/DC变换器,抑制输入电流的高次谐波,获得良好效果用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办法,使输出电压的低频纹波,由单输入时的280mV左右降至80mV左右...
2008-10-14
多输入 变换器 谐波失真 输出纹波 功率因数
-
IGCT门极驱动电路的原理分析
在目前的中电压大功率应用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有晶闸管、GTO和IGBT等,这些传统的功率器件在实用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ABB半导体公司率先提出了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IGCT。它的关键思想是将改进结构的GTO与反并联二极管和门极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再与其门极驱动器在外围以低电感方...
2008-10-14
IGCT 门极驱动电路 硬驱动
-
DirectFET封装技术为服务器VRM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给出了一个VRM的例证。通过把一项创新的封装技术灵活地集成到系统设计中,DirectFET在电流密度上取得了突破。使用DirectFET MOSFET还可以通过减小系统所需器件数和所有散热所需的成本,如附加风扇或板上铜皮减小,来降低系统成本。昂贵的散热方案如热管等可以省掉,PCB的尺寸可以缩小。在大多数...
2008-10-14
DirectFET MOSFET VRM PCB
-
电源准谐振变换器的研究
准谐振变换(Quasi-resonant Converters)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电源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已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准谐振反激变换器和降压变换器,介绍了它们提高电源效率的工作原理。
2008-10-14
准谐振变换器 降压变换器 Fairchild 反激
-
电池供电DC/DC转换器选择技巧
与通用电源供电的应用场合不同,用蓄电池和电池供电时,对直流 / 直流转换器有些额外的要求。首先要求效率非常高、备用情况下剩余电流低、机壳尺寸也要很小。直流 / 直流转换器中不需要电隔离,因为电池本身就是隔离的电源, Recom 的 R-78 系列开关稳压器很适合此类应用。
2008-10-14
DC/DC转换器 Recom SMD
-
单电源运算放大器的偏置与去耦电路设计
目前在许多手持设备、汽车以及计算机等设备只用单电源供电,但是单电源容易出现不稳定问题,因此需要在电路外围增加辅助器件以提高稳定性。在这样的电路中有一些严重的局限性。 本文介绍单电源运算放大器的偏置与去耦电路设计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008-10-14
偏置电路 旁路信号 SGM8541 去耦电路
-
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将功耗降至最低
对于数百瓦到千瓦的AC-DC电源,其效率取决于功率因子校正 (PFC)和后级的DC-DC变换效率。尽管人们今天已经能较好地理解DC-DC变换器的成本和性能间的利弊权衡,但从电路和控制技术的角度来讲,PFC技术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不过,这种局面最近已经开始改变。本文将讨论该技术领域的一些发展,以及电源设...
2008-10-14
PFC 升压二极管 CCM变换器 EMI
- 线绕电阻在电力电子与工业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 线绕电阻在精密仪器与医疗设备中的高精度应用和技术实践
- 工程师必看!从驱动到热管理:MOSFET选型与应用实战手册
- 毫米波雷达突破医疗监测痛点: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传感器破解临床难题
- 贸泽电子联合ADI与Samtec发布工业AI/ML电子书:探索工业自动化未来
- 碳膜电位器技术解析:从原理到选型与头部厂商对比
- 厚膜电阻在通信基础设施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突破
- 中微公司在TechInsights 2025半导体供应商奖项调查中荣获两项第一
- 线绕电阻与碳膜电阻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
- 破局PMIC定制困境:无代码方案加速产品落地
- 线绕电位器技术解析:原理、应用与选型策略
- 低电流调光困局破解:双向可控硅技术如何重塑LED兼容性标准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