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测距离能超1米的接近传感器,明年3月量产
Vishay推出集成了红外发射器、光电二极管、信号处理IC和16位ADC的接近传感器,器件采用4.85mm x 2.35mm x 0.83mm封装,待机电流只有1.5µA,如使用集成的发射器驱动来驱动,探测距离可超过1米,同时可极大降低功耗。
2012-12-04
接近传感器 Vishay 传感器
-
仅有1.1mm高的Nextreme热电模块,明年Q1开始出货
局部面积热管理专家Nextreme最近开发出了一个新的MA8000系列薄膜热电模块,散热能力更强,机械设计更坚固,高度只有1.1mm高,更容易集成进现有的电子系统。该系列有5个模块,可在63到375平方毫米面积内抽出10到80瓦的热量。
2012-12-04
薄膜 热电模块 Nextreme
-
高度2.4mm间距0.85mm的SMD DDR4 DIMM插槽
为配合2014年初英特尔将推出的Grantley服务器平台和Haswell服务器处理器,FCI快速开发出了284引脚表面贴装DDR4 DIMM插槽,间距仅为0.85毫米,高度仅为2.4mm,它完全符合JEDEC MO-309A标准。
2012-12-04
DDR4 FCI 连接器
-
九个方法:降低移动电话非稳态噪声
语音质量对于移动电话用户来说很重要,影响语音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环境噪声,因此任何抑制噪声的方法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个实现差异化的机会。
2012-12-03
低移动电话 非稳态噪声
-
C&K开发出智能手机用IP68等级30万次寿命微型开关
如果你正在设计超薄智能手机,但又不希望牺牲开关的性能和信号质量,那么推荐你考虑C&K Components最新开发出的顶部驱动的KLT系列pico开关,与现有的KMT系列nano开关相比,尺寸大幅缩小,封装等级高达IP68,开关寿命高达30万次,实为不可多得的理想之选。
2012-12-03
智能手机 微型开关 C&K
-
降低EMI影响,手机D类放大器怎么设计?
由于在效率上相对于AB类放大器的巨大优势,D类放大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Gartner的报告,D类放大器在2006年至2011年之间的复合年成长率将达15.6%,从3.34亿美元成长至6.88亿美元,主要的成长动力来自于功耗敏感及空间受限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但D类放大器开关输出的拓扑结构带来了高...
2012-12-03
降低 EMI 手机D类放大器
-
降低EMI影响,手机D类放大器怎么设计?
由于在效率上相对于AB类放大器的巨大优势,D类放大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Gartner的报告,D类放大器在2006年至2011年之间的复合年成长率将达15.6%,从3.34亿美元成长至6.88亿美元,主要的成长动力来自于功耗敏感及空间受限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但D类放大器开关输出的拓扑结构带来了高...
2012-12-03
降低 EMI 手机D类放大器
-
Thunderbolt的ESD防护如何实现?
由于Thunderbolt是超高速的传输接口,在系统上属外露给使用者可以插拔的接口,必然是静电放电(ESD)破坏的高风险区,因此ESD防护方案在此是绝对必要的。但在额外加入的ESD防护组件设计时,又必须特别注意不可以影响到其超高速讯号的传输质量,这让ESD的防护又增加了挑战。
2012-12-03
Thunderbolt ESD 防护
-
创造12.5Gb/s传输速率应用的新行业基准AirMax VS2连接器
FCI的无屏蔽式AirMax VS2连接器,为 12.5 Gb/s应用确立富有竞争力的行业基准。AirMax VS2协调了AirMax Vse带来的信号集成度(SI)和机械改进和创新特点,保留与AirMax VS的完全插入和配接能力,为用户带来更佳的成本优势。
2012-12-03
12.5Gb/s 基准 AirMax VS2 连接器
- 聚合物电容全景解析:从纳米结构到千亿市场的国产突围战
- 超300cd亮度+毫米级光域!艾迈斯欧司朗SYNIOS P2720重构车灯微光学架构
- 从存储转发到AI自治:以太网交换机的四阶技术跃迁
- 驱动器技术全景图:从原理到国产替代的破局之路
- 奇瑞罗姆技术共创日,共绘汽车电子未来蓝图
- 隔离式栅极驱动器核心技术全景:安全、能效与国产破局路径
- 三新驱动西部崛起:第十三届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成都盛大启幕
- 集成化与智能化:国产有刷电机驱动芯片的技术跃迁与应用突围
- 从方波到矢量控制:BLDC电机驱动器的国产化进阶之路
- 力芯微ET6416 vs TI TPS25946:系统级芯片设计的两种路径
- EMVCo C8预认证!意法半导体STPay-Topaz-2重塑支付芯片安全边界
- 村田开始量产村田首款0402英寸47μF多层陶瓷电容器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