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和Ku波段小尺寸无线电设计
Ku和Ka卫星通信、雷达和信号情报(SIGINT)领域的许多航空航天和防务电子系统早就要求使用一部分或全部X和Ku频段。随着这些应用转向更加便携的平台,如无人机(UAV)和手持式无线电等,开发在X和Ku波段工作,同时仍然保持极高性能水平的新型小尺寸、低功耗无线电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2017-12-14
卫星通信 雷达 航空航天 无线电 设计
-
集成压控振荡器的宽带锁相环能否取代分立式解决方案?
传统上,一个简单的PLL将压控振荡器(VCO)输出频率分频,将其与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然后微调VCO控制电压以微调其输出频率。很多年来,PLL和VCO是两种单独的芯片——这就是分立解决方案。VCO产生实际输出信号;PLL监控输出信号并调谐VCO,以将其相对一个已知参考信号锁定。
2017-12-06
压控振荡器 锁相环 RF/微波
-
波音787天线布局太夸张?汽车天线复杂度正逐步接近
汽车上的阵列天线越来越多,例如各种蜂窝频带、Wi-Fi、甚至5G及其MIMO要求,V2V(车辆到车辆),雷达(77GHz等)等。自身的移动性更是增加了设计难度。就射频需求和约束而言,自主驾驶车辆的天线设计和布局,将变得更像飞机设计。
2017-12-05
射频/微波 汽车电子 航空航天 车联网 天线设计
-
宽带RF接收机架构方案综述
本文比较三种常用接收机架构的优势和挑战:外差接收机、直接采样接收机和直接变频接收机。还会讨论关于杂散,系统噪声和动态范围的额外考虑。本文的意图并非要褒扬某种方案而贬抑其他方案,相反,本文旨在说明这些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鼓励设计人员按照工程准则选择最适合特定应用的架构。
2017-12-01
宽带RF接收机 架构 方案
-
5G时代重大变革:面向服务化架构
通信技术的演进已经到了第四代。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围绕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而在如今的网络直播、虚拟现实、4K视频逐渐普及的大环境下,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一个带宽更高、时延更低、覆盖更广的移动网络必不可少,而5G正是一个能够满...
2017-11-24
5G 服务 万物互联
-
为什么分立式JFET仍然活跃于模拟设计中?
虽然增强型FET比耗尽型FET的应用要广泛得多,但耗尽型FET尤其是JFET在模拟设计中仍占一席之地。增强型 MOSFET 器件需要能量来供电,而耗尽型器件需要能量“停止”供电,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2017-11-21
增强型 耗尽型 FET 模拟设计
-
一文看懂DDS原理、混叠、幅度调制
随着数字技术在仪器仪表和通信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可从参考频率源产生多个频率的数字控制方法诞生了,即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其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该简化模型采用一个稳定时钟来驱动存储正弦波(或其它任意波形)一个或多个整数周期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2017-11-13
数字技术 数字频率合成 频率
-
解码北斗三号,它都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日前,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那么,北斗三号与前两代“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一号、北斗二号有什么不同?它都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2017-11-10
产业前沿 RF/微波 无线技术
-
深入解读高端智能手机芯片里的“外交官”-射频前端
进入3G/4G/Pre-5G时代,射频前端,一个手机SoC里不起眼的小角色,开始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挑大梁。一旦连上移动网络,任何一台智能手机都能轻松刷朋友圈、看高清视频、下载图片、在线购物,这完全是射频前端进化的功劳,手机每一个网络制式(2G/3G/4G/WiFi/GPS),都需要自己的射频前端模块,充当手...
2017-11-08
高端智能 手机芯片 射频前端
- 5mW待机功耗突围战!AC-DC电源待机功耗逼近物理极限
- 华为、地平线、大众等企业引领汽车技术变革,来AMTS 2025了解更多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 关税风暴下车企们的生存法则:涨价+清库+转产三轴突围
- 从智能座舱到驾控大脑:AMTS带你畅游上海车展黑科技海洋
- 智能无线工业传感器设计完全指南
- 硅光技术新突破:意法半导体PIC100开启数据中心高能效时代
- 新唐科技以AI、新能源、汽车电子新品引领行业未来,巡回发布会完美收官!
- 新唐科技以AI、新能源、汽车电子新品引领行业未来,巡回发布会完美收官!
- 硅光技术新突破:意法半导体PIC100开启数据中心高能效时代
- 从智能座舱到驾控大脑:AMTS带你畅游上海车展黑科技海洋
- 关税风暴下车企们的生存法则:涨价+清库+转产三轴突围
- 华为、地平线、大众等企业引领汽车技术变革,来AMTS 2025了解更多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