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绕电位器技术解析:原理、应用与选型策略
线绕电位器是一种通过电阻丝在绝缘骨架上绕制成电阻体的精密电子元件,其核心结构由电阻丝线圈、滑动触头(电刷)及端子引脚组成。当电刷沿电阻丝表面移动时,有效电阻值随接触位置的变化而线性调整,实现电压或电流的精确控制。
2025-05-16
线绕电位器
-
低电流调光困局破解:双向可控硅技术如何重塑LED兼容性标准
随着美国能源政策推动白炽灯全面退市,LED凭借25,000小时超长寿命(UL认证数据)及多样化适配能力成为主流照明方案。然而,传统三端双向可控硅(TRIAC)调光器面临新的技术壁垒:LED负载电流仅为白炽灯的1/10,导致TRIAC闭锁电流(典型值50mA)与维持电流(典型值10mA)难以稳定触发,引发调光闪烁...
2025-05-16
双向可控硅 LED照明
-
从实验室到市场:碳化硅功率器件如何突破可靠性瓶颈
从 MOSFET 、二极管到功率模块,功率半导体产品是我们生活中无数电子设备的核心。 从医疗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到个人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 (EV),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了各种设备的持续运行。
2025-05-16
安森美 碳化硅
-
维科杯·OFweek2025年度评选:揭秘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转型“领航者”,谁将脱颖而出?
在数智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制造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信息化应用,而是向着更深入、更全面的数智化升级大步迈进。从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从供应链的智慧协同,到客户服务的精准定制,数智化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深度融合与升级,是企业...
2025-05-16
维科杯 OFweek 工业自动化 数字化
-
寻找传感器界的“隐形王者”!维科杯·OFweek 2025年度评选等你来战
在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产业的蓬勃驱动下,传感器站上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市场研究机构TMR预测,2021至2031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8.2%。国内也不断从战略高度上加大布局和规划,从科技部设立"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到工信部推出物联网新基建行动计划,政策...
2025-05-16
传感器 维科杯 OFweek
-
厚膜电阻在通信基础设施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加速,通信基础设施对元器件的性能要求日益严苛。厚膜电阻凭借其优异的高频特性、精密控制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在5G基站电源、光模块驱动等核心场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以Yageo RC系列和BOURNS 3590S系列为例,深入剖析其在通信基础设施中的技术实现与应用价值。
2025-05-16
厚膜电阻 通信基础设施
-
碳膜电位器技术解析:从原理到选型与头部厂商对比
碳膜电位器作为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基础元件,自20世纪50年代商业化应用以来,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和成本竞争力,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形成广泛应用。本文系统梳理碳膜电位器的技术特性、产业格局及选型要点,通过国际与国内厂商的对比分析,为工程师提供完整的选型解决方案。
2025-05-16
碳膜电位器
- 安森美与舍弗勒强强联手,EliteSiC技术驱动新一代PHEV平台
- 安森美与英伟达强强联手,800V直流方案赋能AI数据中心能效升级
- 贸泽电子自动化资源中心上线:工程师必备技术宝库
- 隔离变压器全球竞争图谱:从安全隔离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卢国建:用“芯片+AI+数据”重新定义健康管理
- 智造未来 携手共赢——电子制造智能化合作交流纪实
- 工业充电器PFC拓扑进化论:SiC如何重塑高效电源设计?
- 四年三夺IEEE最高荣誉:意法半导体的创新密码
- MBSE智控革命:汽车中控锁安全开发的新范式
- 光伏运维数智化跃迁:AIoT如何重构电站"神经中枢"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