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电池电路中 NTC 热敏电阻的可靠性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使用柔性 PCB 时,激光焊接产生的机械应力和温度变化会导致表面贴装 NTC 热敏电阻热开裂,这是一种难以预测的潜在严重故障。采用软端子和块状金属氧化物工艺的贴片热敏电阻可最大限度减小元件开裂的风险。
2023-12-06
汽车 电池电路 NTC 热敏电阻
-
泰克助力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实现效率和创新最大化
对于功率器件工程师而言,最大限度降低开关损耗是一项严峻挑战,尤其对于那些使用碳化硅 (SiC) 和氮化镓 (GaN) 器件的工程师更是如此。这种先进材料有望提高效率,但也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测量硅 (Si)、碳化硅 (SiC) 和氮化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GaN MOSFET) 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
2023-12-05
泰克 汽车测试 质量监控
-
巨磁阻多圈位置传感器的磁体设计
多圈传感器本质上是将磁写入和电子读取存储器与传统的磁性角度传感器相结合,以提供高精度的绝对位置。“具有真正上电能力与零功耗的多圈位置传感器(TPO)”中描述的磁写入过程需要使用特定的操作窗口来维持入射磁场。如果磁场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出现磁写入错误。在设计系统磁体时必须小心仔细,并考虑...
2023-12-05
巨磁阻 位置传感器 磁体设计
-
从 L1~L5 自动驾驶芯片发生了哪些变化?
汽车芯片主要分为功能芯片、功率器件和传感器三大类。在传统燃油车中,平均芯片搭载量约为 500-600 颗/辆,而随着前面提到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演进,平均芯片搭载量已提升至 1000 颗/辆,在新能源车中更是超过了 2000 颗/辆,未来随着电车智能化的升级,还有望提升至 3000 颗/辆,甚至更多。
2023-12-04
自动驾驶芯片 汽车
-
芯原股份戴伟民:Chiplet会在AIGC和智慧驾驶领域率先落地
随着ChatGPT的火爆,AI技术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数据显示,现在与AI相关的芯片占比约为20%,而到2030年这一占比将会上升至70%。这意味着,未来不管做什么芯片,多少都和AI有关系。
2023-12-04
芯原股份 Chiplet AIGC 智慧驾驶
-
面向汽车应用的智能电子保险丝 提高48 V电气系统架构安全性
由于在轻型混合动力车辆中集成了48 V电气系统和48 V标准,因而需要重新评估过流或短路保护,因为在48 V(电源电压)下,继电器触点之间的距离要求大于12 V 电压下情形,才能熄灭保护继电器开关时产生的电弧。这会导致延迟关断和加速触点磨损。
2023-11-30
电气系统架构 汽车应用 智能电子保险丝
-
电池冷却系统对电动汽车如何重要?
传统车辆以内燃机为基础,靠消耗燃油驱动行驶。因此进口石油在国家经济中占了很大比重。相比之下,以电力为能源的电动汽车不仅能支持经济发展,还能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了解电动汽车的功能,尤其是了解电池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重要。
2023-11-30
电池 冷却系统 电动汽车
-
碳化硅MOS/超结MOS在直流充电桩上的应用
直流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的简称,一般也被叫做“快充”。直流充电桩一般与交流电网连接,可作为非车载电动汽车的动力补充,是一种直流工作电源的电源控制装置,可以提供充足的电量,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连续调节,可有效实现快速充电的要求。
2023-11-29
碳化硅MOS 超结MOS 直流充电桩
-
如何设计电池充电速度快4倍的安全可穿戴设备
随着可穿戴设备革新的持续推进,对稳健电源架构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过去十年中,我们看到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大幅增长,这些设备的下一代可能会在相同的小尺寸解决方案中集成更多功能。可穿戴设备通常要求支持Wi-Fi、蓝牙®并具备生命体征监测(VSM)功能。对更多功能的需求,要求系统级和IC级设计人员更...
2023-11-29
电池 充电速度快 可穿戴设备
- 湾芯展2025预登记启动!10月深圳共襄半导体盛宴
- 涤纶电容技术全解析:从聚酯薄膜特性到高保真应用设计指南
- 安规电容技术全景图:从安全设计到国产替代突围
- EMVCo C8预认证!意法半导体STPay-Topaz-2重塑支付芯片安全边界
- 力芯微ET6416 vs TI TPS25946:系统级芯片设计的两种路径
- 从方波到矢量控制:BLDC电机驱动器的国产化进阶之路
- 集成化与智能化:国产有刷电机驱动芯片的技术跃迁与应用突围
- 360采购帮发布“五大权益体系”,助力商家生意长效增长
- 工程师亲述:国产BLDC驱动器替代的“踩坑”实录与破局指南
- 罗姆与猎芯网达成战略合作,中文技术论坛同步上线
- 贸泽电子2025二季度新品潮:15,000+物料助力设计升级
- 全数会2025工业制造论坛:重磅嘉宾齐聚深圳共话工业制造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